北京高考考後報志願催生有償諮詢 收費數千到數萬
- 發佈時間:2015-06-07 08:52:01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孫毅
代報志願服務考前炒到5萬元
2015高考進入最後倒計時,此時不僅是考生,許多家長也一同進入“備戰”狀態。今年是北京實行考後知分填志願的第一年,諸多考試新政愁煞了陪同趕考的父母們。北青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在京高考志願諮詢機構,發現今年報名諮詢者較以往更火爆,即使機構要價5萬,家長們仍趨之若鶩,甚至“一位難求”。這些打著“一對一”定制服務、“最佳研究機構”、金牌指導老師旗號的高考志願諮詢是否真如此神?教育諮詢行業這塊新興的市場現狀究竟怎樣?北青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現場】
志願諮詢師要價數萬 號稱考前已訂滿
記者以高三家長的名義諮詢了京城的多家高考志願諮詢公司,它們中既有公司註冊十餘年的本地“老招牌”,又有覆蓋全國30多個城市的新興機構。它們提供的服務,大多有考前線上職業測評、模擬填報和知分填報、錄取跟蹤等項目。每家的報價參差,從幾百到上萬不等。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會向記者推薦本公司開發的模擬填報軟體,據介紹,該軟體需購買登錄的賬號,內有近五年各個高校的錄取數據,根據排名與考生的一模二模成績,系統可以篩出適合孩子報考的院校。“職業測試和模擬錄取的賬號,大多數家長都非常樂意買的,這種數據産品也最暢銷。”
位於朝陽門附近的一家培訓機構稱,他們今年光職業測試一項,就有一萬名學生參加,“有的學生是只做考前測評和系統模擬填報,有的是選擇全流程的服務。”據了解,這家機構考前測評和模擬填報的報價為3000元,一對一諮詢是1萬元。海澱區的另一家培訓機構人員稱,提供的報考服務越細緻,價格也就越高。尤其報志願掌握怎樣的梯度,各個學校的優勢專業、就業前景這些家長關心的問題,光憑軟體是不夠的。
一機構的工作人員説,“很多高三家長都是去年期末甚至剛上高三就報名了。像您這麼晚來的,最好是請一位報考顧問做一對一的指導。我們考後就可以聯繫您家孩子,還會通過聊天、問卷、線上測試形式,進一步了解孩子的興趣性格,多次溝通後選出最合適的學校和專業。”
記者諮詢起該機構的價格時,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公司最金牌的老師已沒有名額,只有少數幾個老師還有三四個報名名額,身價最貴的報名費為2萬,最便宜的有9900元。“您放心,我們的機構老師都從業七八年以上,很多都是從大學畢業就在這行兒呆的。”而那些早已“滿員”的金牌老師要價都得5萬,“比如説吳老師他還在中學從教十餘年,這樣閱歷豐富又了解中學學情的人,服務肯定不一樣啊。”
工作人員還慫恿記者,“一分錢一分貨。現在報名最划算,越往後越貴的。您得提前花錢佔個坑兒。”家長選擇身價越高,更有經驗的報考顧問,就能獲得更準確、詳盡的報考資訊。
記者通過各諮詢機構公佈的家長qq群,找到了幾位高三學生的媽媽。在這三百多人的qq群裏,多數人或多或少都買了機構的“産品”。其中一位早早地就為孩子報了名的媽媽説,“沒辦法為了孩子,再貴也舍得花啊,拖到後面都報不上名的。”
不過也有些家長不以為然,一位高三家長跟記者聊起“諮詢費看漲”卻説,“那些機構是能忽悠一個是一個,好多天前就説剩30個名額,現在還是30個。”
【調查】
代報志願真有那麼“神”嗎?
志願諮詢師“神”在哪兒? 業內人士説:“沒啥技術含量。”
介紹研發的志願諮詢産品,幾家諮詢機構的工作人員都表示,他們要收集近五年來的高校、考試院的數據,分析最新的高考政策,開發模擬填報系統,“我們要在全國各大高校的官網不斷收集、更新系統資訊。”每個機構的職業測試和模擬填報系統,則被視作自家獨門的“産品”。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所謂職業心理測評只作為參考。“中學生階段的心理和性格有很多不穩定,單靠測試就認定適合做或不適合做什麼,這並不合理。況且大學的專業並不意味著以後就得從事匹配的職業。”
從業多年的某諮詢老師表示每年都定期去各個高校考察,收集高校專業、就業、生活的資訊,甚至細緻到是否有空調、食堂飯菜味道如何。“收集、分析工作十分漫長、複雜,所以諮詢老師的收費會比較高。”一位不具姓名的培訓機構相關人士坦言,志願諮詢老師主要是靠經驗,“那沒有啥技術含量。”他介紹,只有極少數從業者有相應的資質證書,而衡量諮詢師的業務能力強不強,關鍵是要看接觸的學員的多少,和他在全國遊歷考察時對每個高校資訊的掌握程度。
北京某重點中學高三年級的董老師表示,適逢今年北京高考改革,第一次考後填志願,更細緻的有償諮詢服務也隨之推出,“據我了解,我們班很多學生家長報名了,這一行早已成産業了。往年也有培訓機構介紹填報志願的技巧,機構會比老師掌握更多的學校錄取數據,他們還會安排巡迴講座和建qq(微信)群來攬生意,講座都是泛泛而談。”
中國高考志願指導委員會是什麼?
只是宣傳噱頭 民政部查無此機構
實地走訪中,記者前後兩次往返位於朝陽門內的某機構,該機構表示自己的師資團隊主要在大連,目前在京設立的是業務中心,老師只能採用視頻聊天形式工作。記者留意到宣傳小冊上它被“中國高考志願指導委員會”授予“中國高考志願指導理論體系突出貢獻獎”,同時還被“中國中學生職業規劃研究院”授予“中學生職業規劃最佳研究機構”。同時在該培訓機構的官網公司簡介一欄,該項榮譽也赫然在列。
“中國高考志願指導委員會、中國中學生職業規劃研究院究竟是什麼樣的機構呢?”針對記者的疑問,該機構兩位工作人員卻給出了不同的説法。一位解釋稱“委員會”和“研究院”均是行業內組織的,總部設在大連,公司的榮譽是行業認可度的體現。另一位卻説“委員會”是一個國家合法註冊的機構,由大連市教委認可的下屬組織,在全國有20多個培訓同行加入其中,是可以上網查的。看見記者一臉疑惑,他又馬上改口道,“其實我們都一向不看這些頭銜的。”
記者隨後搜索了兩個授獎機構的網站,發現兩個機構都沒有官方網站,也沒有除該機構文稿以外的其他任何相關新聞,而在民政部全國性社會組織查詢系統中,這兩家機構也都搜索不到。由此看來,“突出貢獻獎”、“最佳研究機構”恐怕只是商家宣傳的噱頭。
交數萬元的服務費就保上大學?
怕家長冒險另簽一份協議
交數萬元的服務費享受志願諮詢服務,走訪的機構大多都有細緻的規定,並且都需簽約即付全款。那交數萬元的服務費就保錄取麼?這些機構給出各自尺度不一的承諾。“你去問問以往的客戶,我們十年來沒有失過手”、“經過我們團隊的一整套週密的估算,錄取率不能説100%,也近99%。被錄取這是一個高概率事件。”
記者追問如果真有落榜的1%的學生怎麼辦,該機構人員表示,如果是因機構環節疏忽而錄不上的話,我們會全額退費,“發生那樣的情況,通常是家長不聽我們的建議,冒險填報的。遇到這種事兒,我們會和家長另簽一份協議,明確風險和責任誰來擔。”
機構的工作人員還向記者透露,在每年志願填報錄取季,公司的上層往往和學校的招辦“內部溝通”,同時對錄取線邊緣“懸著”的考生家長進行“暗示”,“關鍵時刻透露一句兩句的,考生被錄取的機會就更大了。負責考前諮詢這些人員是接觸不到這層面的東西的。這些環節都是由有相應資源的上層來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