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公佈時機逼近 地方部署三方向

  • 發佈時間:2015-02-28 08:09: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國企改革的全面鋪開只欠東風。

  其所需要的“東風”就是中央層面的國企改革頂層方案,而這一方案公佈的日期已經逼近,2月26日,央視報道稱,來自國資委[微網志]的消息,國資國企改革方案已經上報中央,有望在兩會後出臺,最終有望以“1+N”的形式出臺,即“1個指導意見+多個配套方案”。

  儘管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還未出臺,但地方國企改革已經先行先試,目前超過25個省區市出臺了本地的改革方案,逐步形成了國企改革大潮中的本地特色。

  “每個省都會根據本省的特點進行國企改革,總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山東省一位政府戰略規劃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近日,山東省國資委[微網志]換將,兗礦集團董事長、董事、黨委書記張新文出任山東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據上述戰略規劃人士透露,張新文上任國資委主任後便進行了繁忙的國企調研,在加快國企改革方面被寄予厚望。

  嗅覺敏感的各大投資機構也紛紛追捧國企改革,他們從投資角度對其也有獨到見解。知名私募神農投資副總經理陳躍龍認為,科學的國企改革方式也是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特點、資源制定相應的改革方案。

  在專業機構投資者看來,國企改革浪潮中蘊藏著豐富的投資機會,資本路徑大體可以歸納為三類,而並購重組帶來的投資價值尤為巨大。

  國企改革的地方特色

  在春節前陸續結束的各省市兩會上,國企改革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詞彙,各地總結2014年的改革成果,展望2015年的改革藍圖,混合所有制改革、兼併重組、員工持股、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等成為關鍵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翻閱各省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各省市對國企改革的著力點各不相同,但均契合本地特色。

  作為地方國資重鎮、上市平臺眾多的上海、廣東,國資資産證券化的力度和進度均在領先行列,國資上市平臺動作頻頻。十二五期間,上海、廣東提出國資資産證券化率的目標分別為40%、60%。

  為了實現“十二五”目標,2015年,上海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開放性市場化重組,穩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廣東提出“加快國有資産優化重組,推動國有資産資本化、證券化。探索以改制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經營者和員工持股等多種方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早在2013年12月17日,上海便公佈“國資國企改革20條”,打響地方國企改革的第一槍。次日,上海市國資委旗下的兩大企業集團——東浩集團與蘭生集團實施聯合重組;隨後錦江股份(26.80, -0.02, -0.07%)(600754.SH)引入弘毅資本、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18.33, 0.09, 0.49%)(600606.SH)、現代設計集團借殼棱光實業(18.36, 0.32, 1.77%)(600629.SH)等國企改革項目集中成行,標誌著上海國資國企戰略重組、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掀起新一輪高潮。

  作為改革前沿陣地的廣東,國企改革方面也成為“領頭羊”。2014年3月,廣新控股集團與廣州天生印刷器材、廣州天煌柏貿易公司簽署旗下資産轉讓合同,打響了廣東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槍;隨後,宏大爆破(27.80, 0.18, 0.65%)(002683.SZ)探索員工持股、越秀金控整體注入廣州友誼廣州浪奇(11.12, -0.12, -1.07%)(000523.SZ)通過定增引入兩家戰略投資者、白雲山(31.20, -0.47, -1.48%)(600332.SH)通過非公開發行引入馬雲[微網志]旗下基金公司等。

  廣東一位國企的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廣東的國企改革契合著當地的戰略部署,比如越秀金控注入廣州友誼就是廣州市政府為了打造區域金融龍頭的戰略需要。”

  作為能源大省的山東、河南、吉林、河北等2015年也提出了組建省屬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同類整合的目標。其中,2015年地方兩會上,吉林提出“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推動交通、糧食、酒精、林業等企業兼併重組”;江西提出“抓好江銅、新鋼、省鹽業集團等改革試點,加快江鎢集團、江中集團等戰略重組,完成省能源集團、建材集團公司制改革”。

  在同類整合方面,山東多年前就組建了山東鋼鐵(2.94, 0.01, 0.34%)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山東重工集團;河南在同類資源整合的道路上也越走越遠,早在2007年,永煤集團與義煤集團、河南省煤氣集團就開始著手組建河南煤業化工集團,近日河南省國資委擬對省屬機械製造業板塊的國有資産進行調整組合,組建省屬機械裝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並將鄭煤機(7.74, -0.06, -0.77%)(601717.SH)的國有股權納入其中。

  “據我了解,下一步山東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在不減少控制力的前提下,對現有國企進行調整,主要有兩個方式。一是吸收社會資本進來,這種方式比較易於推廣;二是實施同類資源重組。”上述戰略規劃人士透露,但是目前對社會資本怎麼進入還沒有具體方案出臺,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推出一些試點企業,然後進行推廣。

  上述戰略規劃人士指出,山東是能源大省,國企數量眾多,在重組方面應該契合山東産業結構調整的大方向,同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實行“一個企業、一個思路、一個辦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進行。

  另外,不少省市也提出了通過國企改革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國企管理人員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從集團內部進行結構調整。比如北京、重慶、上海、海南等。

  三大改革路徑

  在不斷涌出的國企改革路徑中,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便是各省區市的改革路徑。

  長江養老權益投資負責人梁福濤認為,國企改革最終方向是經營管理文化提升和公司經營業績提升。具體改革的路徑很多,其中與資本市場有關的主要包括機制優化、産權清晰、資産定價市場化、估值市場化。

  “按投資價值從小到大排序,首先是機制優化,包括股權激勵、員工持股、項目合夥、引入社會資本等;其次是存量資産重組或調整帶來公司估值提升;最大的機會還是在前兩者基礎上,公司通過業務並購重組,帶來極具成長空間的業務持續發展。”梁福濤認為。

  按照投資價值從小到大排序,第一大資本路徑是機制優化,包括股權激勵、員工持股、項目合夥、引入社會資本等,其以易操作、易推廣而被各省市列為優先項。如宏大爆破、物産中大(15.69, 1.43, 10.03%)(600704.SH)等實行了員工持股,省廣股份(30.71, 1.05, 3.54%)(002400.SZ)外文名稱則由“GDAD”改為“GIMC”,鼓勵員工內部創業,讓員工轉變為事業合夥人,同時與多家外界平臺公司合夥整合細分領域資源;錦江股份(600754.SH)引入弘毅投資、白雲山引入馬雲旗下基金公司等。

  第二大資本路徑是是存量資産重組或調整,代表地區是上海,這一資本路徑因為操作難度較高、操作時間較長而相對較少。比較典型的是百視通(42.33, 0.14, 0.33%)(600637.SH)換股吸收合併東方明珠(14.58, -0.02, -0.14%)(600832.SH),標誌著大小文廣合併落地。

  第三大資本路徑是通過業務並購重組,這條路徑蘊藏著更為巨大的投資價值和賺錢效應,最容易發生在國資資産證券化的浪潮中。平安證券[微網志]認為,國企改革推進中,國有資産的資産證券化加速浪潮最值得關注。“從各省市的國企改革目標來看,提高國資資産證券化比例要求明確,考核機制也更為量化,可操作性強。”平安證券指出,國資資産證券化是推進實現混合所有制的最佳形式,通過上市實現資産證券化,可以快速引入非國有資本,推進股權的混合所有制。

  多數省市國資委在“十二五”規劃中已經明確提出國有資産證券化的目標比例。其中,北京、甘肅、湖北提出到2020年國資資産證券化率提高到50%及其以上;廣東提出2015年末資産證券化率突破60%、湖南提出2020年國資資産證券化率達到80%。

  2014年至今的國資資産證券化的路徑基本也可以歸納為三類,代表地區是廣東、上海、安徽等。一類是通過非公開發行、並購重組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産,如中原出版集團將盈利資産注入大地傳媒(16.55, 0.00, 0.00%)(000719.SZ)、越秀金控整體注入廣州友誼等;第二類是整體上市,比如江淮集團通過重大資産重組實現整體上市;最後一類是借殼上市,如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現代設計集團借殼棱光實業等。

  從投資價值看,國資資産證券化的賺錢效應相當吸引。2014年3月18日,停牌近9個月的金豐投資披露注入綠地集團100%股權的預案,預估值高達655億元。隨後二級市場連拉7個漲停板,股價在2015年1月27日達到7年多的新高18.55元/股,較停牌前漲幅達251%。

  去年12月8日,廣州友誼公佈定增百億豪購越秀金控,這也是廣州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區域金融龍頭的需要,為地方金控平臺上市和國企改革樹了一個典型模式。二級市場上,廣州友誼也迎來9連板,股價從停牌前8月29日的9.33元/股暴漲至22元/股,漲幅達144%。而去年三季末,潛伏在廣州友誼的華泰柏瑞成長、國信證券(21.07, -0.14, -0.66%)、新華行業週期等機構均收益頗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