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BAT圈地大戰燒至影視業 三大巨頭各有側重

  • 發佈時間:2014-09-18 09:49: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未來電影業都將為BAT打工”,博納影業董事長于東今年6月的預言旋即得到驗證。騰訊昨日宣佈正式成立影視事業部“騰訊電影+”,隸屬於該公司最賺錢的互動娛樂事業群,至此,百度、阿裏、騰訊盡皆入局影視行業。

  影視為騰訊第四駕馬車

  按照騰訊官方説法,“騰訊電影+”是繼騰訊遊戲、騰訊動漫、騰訊文學之後,騰訊互娛旗下的第四駕馬車。“‘騰訊電影+’未來計劃每年挑選4-5個優質IP(版權)進行影視開發與拓展。”騰訊首席運營官、互動娛樂事業群總裁任宇昕強調。

  據悉,首個提上電影計劃日程的項目是廣受歡迎的國産動漫《屍兄》,該作品亦屬騰訊動漫旗下。按照規劃,“騰訊電影+”將主要整合併依靠騰訊互娛旗下原創IP(智慧財産權)資源進行運作。

  事實上,這並不是騰訊首次涉足影視行業,但卻是其首次正式明確影視業務。2011年,騰訊已經投資華誼兄弟,前幾日又聯合多家影視公司打造“星影聯盟”。而在另一層面上,隸屬於網路媒體事業群的騰訊視頻與影視業務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繫,也曾多次打造微電影、自製劇,今年7月騰訊視頻亦啟動“為虎添翼”計劃參與電影製作。

  而“騰訊電影+”的成立,意味著無論在時間緯度還是空間架構上,騰訊對影視業務的佈局開始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

  對於“騰訊電影+”側重內部優質IP變現的定位,易觀國際分析師黃國峰認為,騰訊擁有行業最豐富的文化娛樂IP資源,每個IP都可以進行跨界應用,在遊戲、文學、動漫業務之後,電影作為IP的最高級呈現形式是業內的共識,這也是騰訊擴大其優質IP邊際效應的策略之一。

  BAT聚首各有側重

  騰訊磨刀霍霍,其兩大競爭對手百度和阿裏也早有動作。阿里巴巴今年3月收購了文化中國近60%股份更名成立“阿裏影業公司”,並通過類影視眾籌的“娛樂寶”項目參與出品了《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小時代3》等多部大製作;百度旗下愛奇藝前不久也與知名製作公司華策影視成立影視合資公司。

  三國爭霸,但殺招不同。黃國峰認為,傳統電影公司有製片、宣發、放映三大業務,百度旗下愛奇藝影業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宣發、放映、電影衍生商務等業務。尤其在調查數據方面,通過對用戶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反饋可以為實際操作提供參考。

  “阿里巴巴具有電商優勢,電影衍生品的開發和售賣是其強項。在影視行業,阿裏將利用自身的電商基因和積累的用戶資源大力立足於電影衍生等方面。”黃國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騰訊是文化産業鏈佈局最完整的,騰訊互娛的戰略是要從單一網遊業務平臺,轉變為涵蓋遊戲、動漫、文學、影視等多種關聯業務的互動娛樂實體,開啟‘泛娛樂’戰略。”黃國峰説,“騰訊的遊戲業務已經佔到整個市場半壁江山,網路文學和音樂等領域都有積累。優質的IP數量是騰訊的優勢,未來圍繞IP的多領域發展是泛娛樂的佈局。”

  巨頭進入顛覆傳統運營模式

  儘管業界聚焦BAT三強如何逐鹿影視行業,但普遍的共識是網際網路在改變傳統影視行業。

  “隨著BAT網際網路巨頭的完全殺入,影視行業必將産生變化。”黃國峰認為,但未來電影業“未必會像于東説的那樣徹底變成BAT的‘打工者’”。“網際網路企業的介入將有利於傳統影視行業的創新和發展,隨著影片的觀眾參與度越來越高,影視行業也將在後期附加值産品層面展開更多發揮。大數據的應用將有助於改善和加快電影行業改革的進程。”

  騰訊就試圖展現該方面優勢,據稱,“騰訊電影+”首個項目《屍兄》就是根據數據調查在多個IP中選擇出來的,而男主角也將採用大數據分析來決定。

  “中國影視行業收入的80%為票房分賬,而剩餘的10%-20%分別為版權和周邊衍生品,相對的,國外的數據分別為30%、30%和40%。由此可以看出,國內的影視工業化發展空間很大。”黃國峰介紹説,“網際網路企業加入影視行業,不僅僅會改變傳統影視行業的盈利模式,也將擴展行銷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