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廣東一鎮地方債原要還400年 違法賣地3年還清

  • 發佈時間:2014-08-24 10:05:36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趙燕華 李維寧  責任編輯:林海

  日前,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涂高坤一行做客廣東“民聲熱線”,在當天的節目中,雲浮市都楊鎮桔坡村的村民反映,去年4月,泥頭車和推土機直接開進了村,向剛剛種下水稻的水田傾倒泥土,200多畝農用地迅速變成建設用地,部分村民尚未領取徵地補償款。有村民投訴稱,從未見過任何徵地公告和批文。

  值得注意的是,雲浮都楊鎮在3年前,曾經因為欠債2億元,被專家們作為研究鄉鎮債務的樣本,按照當時該鎮的財政年收入50多萬元來算,欠債要還400年。而通過賣地,如今那裏十多個大型房産、商貿、酒店項目拔地而起,還清2億元的欠債已經不是問題。

  賣地比批復早7個月

  “廣東普遍存在‘先上車後補票’,先用後批的現象。”省國土資源廳執法監察局局長李師在談到違法徵地和違法用地的行為時,並不諱言各地這種“先斬後奏”用地模式的亂象,而最新的一個案例是雲浮市都楊鎮桔坡村200多畝農用地變成建設用地,村民卻未見任何徵地公告和批文,開發用地竟“上車”快一年才“補票”。

  記者調查發現,當地拆遷辦具有省國土廳的徵地批文,批復時間為2013年10月,但據村民提供的視頻,早在2013年4月28日,村裏的水田就已經被填平,村委會與徵地工作組簽訂徵地協議的時間更是明確顯示為2013年4月1日。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早在2013年3月28日,還種著水稻的農用地就被當做國有建設用地賣給了某開發商,這個時間比徵地協議簽訂時間早了4天,比省國土資源廳批復徵地的時間更是早了整整7個月。

  廣東民聲熱線節目現場連線了雲浮市國土局一名副局長,對方承認記者調查屬實,至於當地為何明知違法還不按程式徵地,這名副局長解釋,是因為欠發達地區招商壓力大,其坦言,按照規定這種用地程式是違法的。

  另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廣東雲浮都楊鎮在3年前,曾經因為欠債2個億,被專家們作為研究鄉鎮債務的樣本,按照當時的財政收入50多萬來算,欠債要還400年。而今天那裏十多個大型房産、商貿、酒店項目拔地而起,還清2億元的欠債已經不是問題。其“秘密”源於兩個字:賣地。而且要在這兩個字前面再加上兩個字:違法。

  在當地,部分房地産項目用地還沒有完成徵地就提前掛牌出讓,還有部分土地在沒有拿到省政府徵地批文之前就已經開始徵收。以雲浮市獨州村為例,在沒有收到任何徵地公告和通知的情況下,一些農民剛剛種下水稻田竟被倒進泥土,一夜間就變成了建設工地。

  涂高坤在現場作出了明確表態:對發生在雲浮的上述“先斬後奏”用地模式要處罰,在下一期“民聲熱線”會把整個案件情況以及違法定性以及涉及的責任人進行報告。

  21日,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向羊城晚報記者證實,該廳已于8月20日迅速派出工作組到雲浮對該宗違規用地情況進行核查。

  雲浮開展大檢查行動

  此外,雲浮市也立即開展建設項目違法違規用地大檢查。

  據雲浮市回應,“民聲熱線”反映的雲浮市雲城區都楊鎮某房地産項目屬於雲浮新區規劃建設範圍。據調查,該房地産項目用地共408.2384畝,涉及兩塊用地:

  第一塊用地面積165.8756畝,于2013年2月19日獲得省的批復,于2013年6月14日進行公開掛牌出讓,屬於合法用地。

  第二塊用地面積242.32畝,現在已經獲得省的批復,但是確實存在廣東民聲熱線所説的未批先徵、未批先賣的問題。經核查,該地塊共涉及村民224戶,目前已有216戶村民簽訂徵地協議書。

  另外,關於該房地産項目的留用地安置方面,雲浮新區已全部落實。由於新區規劃調整,原與有關村集體協商,計劃採取留用地物化或貨幣補償,現暫用返租方式租用村集體的留用地,每年依時足額支付租金。

  目前,雲浮市針對“民聲熱線”反映的問題,已在全市範圍內部署開展專項清查行動。對當事人反映的留用地問題,將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用地報批,儘快解決;對當事人反映的青苗補償款標準不一問題,由佛山(雲浮)産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組成審計組一週內核實清楚,妥善解決並向村民公開。同時,將堅決防止類似現象再次發生。(記者 趙燕華 李維寧 實習生 張裕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