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入籃"開啟國際化道路 將服務國內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5-12-01 07:11: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里程碑!人民幣“入籃”

  IMF表示,人民幣將在SDR貨幣籃子中佔據10.92%的比重。經調整後,美元的比重將佔41.73%,歐元為30.93%。日元和英鎊將分別佔8.33%及8.09%

  人民幣國際化迎來歷史性的一刻!

  北京時間12月1日淩晨1點,代表188個成員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網志](IMF[微網志])執行董事會在華盛頓宣佈,經投票決定,人民幣滿足了可廣泛使用的標準,IMF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這一決定將從明年10月1日起生效。這也是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IMF籃子貨幣的第五個成員。

  IMF表示,人民幣將在SDR貨幣籃子中佔據10.92%的比重。經調整後,美元的比重將佔41.73%,歐元為30.93%。日元和英鎊將分別佔8.33%及8.09%。

  距離上一輪評估歷時整整五年,IMF終於批准人民幣進入SDR。IMF總裁拉加德[微網志]在發佈會上表示:“人民幣進入SDR將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里程碑,這也是對於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在貨幣和金融體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的認可。”

  IMF發給上證報記者的新聞稿顯示,現有SDR貨幣籃子將維持到2016年9月30日,含有人民幣的新SDR貨幣籃子將於2016年10月1日啟用。這是為了讓SDR用戶能有更多確定性和可預測性,並利用間隔的時間進行技術性調整。

  儘管加入SDR的標誌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儘管截至9月IMF創建並分配給成員國的SDR僅合2800億美元(約佔同期全球儲備貨幣資産的2.5%),儘管SDR新貨幣籃子要于明年10月1日才能生效,但對中國來説,加入SDR的意義不可謂不重大:這是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國際化成果的階段性肯定。

  在為好消息鼓舞之餘,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加入SDR並非人民幣國際化的終極目標,甚至人民幣國際化本身也不是目標,刻意追求人民幣國際化無異於緣木求魚。一國貨幣的國際化,是其綜合國力的體現,是一個長期過程,目的是通過人民幣國際化,建立和完善我國的各項金融制度,提高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更好地為國內經濟發展服務。

  不止于廣告效應

  人民幣入SDR籃子,首先具有顯著的廣告效應。1969年SDR誕生之初,與黃金掛鉤,後由16種貨幣決定,直至1980年降至5種(美元、日元、英鎊、德國馬克和法郎)。2000年,歐元又取代德國馬克和法郎,形成目前的SDR貨幣籃子構成。也就是説,不考慮歐元對德國馬克和法郎的替換,SDR貨幣籃子已有30多年沒有調整過。

  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梁紅認為,人民幣加入籃子有重要象徵意義。它將是後佈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第一個真正新增的、第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也是第一個按可自由使用標準加入SDR的貨幣。

  除了象徵性意義,人民幣入SDR籃子也會實質性地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施康教授對記者表示,儘管短期來看,加入SDR籃子産生的對人民幣的直接需求有限,對市場的影響也較小,但從長遠來説,對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實質意義的。在加入SDR過程中,IMF提出了一系列的標準和要求,有助於加快我國的各項金融改革,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尤其是加入SDR後,市場會對人民幣的認可程度不斷提高。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張春向上證報記者強調:“看起來確實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但這個象徵意義對中國來説也很重要,至少美、日等國已不明確反對,這是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國際化階段性成果的認可和肯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執行所長、浙江大學[微網志]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賁聖林對記者表示:“長期以來,由於各國博弈,SDR發揮的作用其實非常有限。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也是IMF所希望看到的。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加入了所謂的‘精英俱樂部’,更有利於新興市場國家發出自己的聲音,有利於SDR在未來發揮更大作用。”

  2010年10月,IMF對SDR籃子中貨幣的權重進行了修改,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權重分別為41.9%、37.4%、11.3%、9.4%。在人民幣加入SDR後,意味著五大貨幣的權重將重新劃分。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IMF一直試圖調整權重的計算方法,因為當前計算方法有明顯的缺點。首先,官方外匯儲備情況不能充分反映一國貨幣在國際金融貿易體系中的重要性,還需考慮外匯市場活躍度、金融資産計價中的使用情況等因素。其次,當前公式賦予出口過高權重。

  “我們預計,調整後的方向將加入可自由使用體系中的其他參數。”魯政委説,例如,SWIFT統計的跨境支付量和貿易融資量、外匯市場及其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等。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預計,若近期人民幣能夠進入SDR貨幣籃子的話,即成為SDR的一種定值貨幣,估計人民幣所佔的比重可能會達到兩位數。當然,由於人民幣的加入,其他四種貨幣的份額都會相應有所下降。

  人民幣資産全球吸引力提升

  此次人民幣“入籃”,貨幣當局為此做了多項準備,可謂水到渠成,被不少專家學者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中的重要里程碑。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對於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有兩重積極效應:一是示範效應。SDR是國際公認的“超主權儲備貨幣”,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得到IMF正式承認,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188個成員國的官方候選儲備貨幣。

  “二是倒逼效應。”連平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前後,中國已採取並將繼續採取一系列有利於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的措施,包括在境外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央票、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機制、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等,這反過來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此前,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加入SDR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但更多的市場人士認為,其實質意義也相當重大。

  中債資信宏觀研究部分析師張珊珊對記者説,人民幣“入籃”SDR不僅對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具有推動作用,對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與開放意義重大。

  “如果處理得當,加入SDR對中國金融業的推動性影響,堪比當年加入WTO[微網志]對實體經濟促進作用。”張珊珊説,中國在為人民幣加入SDR創造條件的過程中出臺了大量政策措施,這些都將推動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與開放,並且這波改革開放的潮流,迫使中國金融業直面競爭,努力提高效率。

  更為重要的是,人民幣資産在全球的吸引力也在提升。渣打銀行[微網志]研究部人士表示,人民幣加入SDR,渣打已接到很多國外央行[微網志]、國外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關於人民幣資産的問詢。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指出,由於SDR是一種國際儲備資産,且其對應的一籃子貨幣均有儲備性質,因此加入SDR後,持有SDR作為儲備的央行需要增加人民幣資産儲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産的比例,但鋻於SDR總量較小,比例提升的程度也有限。而更重要的作用應是,人民幣資産在全球的吸引力勢必會得到提升。

  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國內實體經濟

  市面上有評論認為,加入SDR後,面對美聯儲加息和美元走強的局面,央行將再度通過讓人民幣快速貶值來釋放貶值壓力。

  對此,施康認為,人民幣是否會貶值其實和SDR無關。如果人民幣有貶值趨勢,即使中國加入SDR也改變不了這個趨勢。人民幣是否貶值取決於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對中國改革的信心。如果市場相信本屆政府有能力帶領中國經濟重新進入穩定發展通道,那麼即使短期經濟下滑也不會影響這個預期。人民幣短期會有波動,但沒有長期貶值的空間。

  張春也對記者表示:“人民幣資産具有多大的吸引力,與加入SDR等具體事件沒有直接關聯,而是取決於中國經濟能否轉型成功、金融改革能夠實現對內對外開放。”

  加入SDR貨幣籃子絕非終極目標,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沒有大變之前,試圖動搖美元在國際金融的主導地位、挑戰美元的霸權都是不可取的。施康認為,一個主要貨幣的形成,是由它的經濟地位和綜合實力決定的。只要中國經濟發展好了,人民幣的國際化是水到渠成。刻意追求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反而是緣木求魚。

  賁聖林向記者強調,加入SDR貨幣籃子,意味著中國要按照國際規則參與國際事務,這就能倒逼國內的金融改革,特別是匯率和利率的市場化改革。一個主體多元、規則透明、有深度和廣度的金融市場,以及良好的金融基礎設施,不僅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更能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服務。

  張春強調:“人民幣不是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中國已是第二大經濟體,企業有走出去投資的需求,居民有資産全球化配置的需求,如果本幣不國際化,就會拖實體經濟的後腿。事實上,人民幣國際化是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的。儘管美國短期內不想人民幣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但美元獨大也會造成貿易赤字、過度借貸等問題,未來人民幣可適當分擔,當然前提是中國也能享受到本幣國際化的利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