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澳洲商業地産復蘇在即 中國人成第2大境外買家

  • 發佈時間:2014-11-04 09:34:07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陳奕衝  責任編輯:王斌

  

p73(2)

  澳大利亞良好的自然環境穩健的金融體系、安全的投融資環境都吸引著外國投資者。

  境外投資者需求強勁 境內消費者信心恢復。

  澳洲商業地産復蘇在即

  2014年上半年,外國人花50億澳元投資澳大利亞商業地産。

  在2013年年底,曾有澳大利亞房地産機構做出謹慎預測稱,在近年來澳大利亞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後勁乏力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亞商業地産市場很難一枝獨秀,其整體發展很難實現高速增長,其增速將轉而以平穩為主,甚至可能伴隨小幅衰退。

  然而與此同時,境外投資者開始在澳大利亞商業地産市場上扮演起重要角色。近年來,外國投資者對於澳大利亞商業地産的投資熱情有增無減,其投資規模一直呈上升趨勢,且有繼續走高的可能。

  此外,在經歷了今年長達6個月疲軟的表現後,近期澳大利亞境內投資者對於商業地産的信心,亦開始走高。這些因素,或能幫助澳大利亞商業地産市場實現新一輪增長。

  

p73(1)

  

澳大利亞商業地産投資和管理領域的資深專家, 必思勝集團(Precision Group)首席執行官兼常務董事白尚恩:澳大利亞的商業地産存在潛在的廣泛需求,而這些需求會轉而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實現良性迴圈。

  澳專家:澳洲商業地産潛在需求大

  澳大利亞商業地産投資和管理領域的資深專家,必思勝集團(Precision Group)首席執行官兼常務董事白尚恩(Shaun Bonett)認為,澳大利亞的商業地産存在潛在的廣泛需求,而這些需求會轉而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實現良性迴圈。

  白尚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遭受了各種各樣的打擊,但澳大利亞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經濟增長,以實際行動向投資者們證明了自己是可以信賴的理想投資地點。

  白尚恩指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與亞洲主要國家,如中國、日本、南韓及菲律賓都有著廣泛的貿易往來以及合作;同時,在文化上,它與其他西方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就使得澳大利亞在外國人眼中,是一個符合其商業利益或文化認同的投資地。

  此外,澳大利亞健康、文明、休閒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自然環境,以及穩健的金融體系,安全的投資與融資環境,都提高了其在投資者心中的地位。因此,白尚恩對澳大利亞商業地産的復蘇滿懷信心。

  自1994年建立必思勝集團以來,白尚恩一直致力於零售和商業房産的投資、開發和管理。他曾被列入2007到2008年 “澳大利亞40歲及以下最富有的人”,目前是澳大利亞最富有的200人之一。過去20年中,必思勝集團運用長效策略,其産業分佈于澳大利亞多個州和領地,在商業房産管理和大城市CBD商業地産投資方面頗有建樹。

  

p73(3)

  新加坡投資者是最大境外買家,中國投資者第二

  業內人士對澳大利亞商業房地産市場前景的樂觀態度,也可以從數據上得到支援。僅就2014年度前兩個季度的市場情況來看,雖然澳大利亞商業地産市場的表現比較疲軟,本地投資者對市場缺乏信心,多數以觀望為主,但境外投資者依舊表現出了高昂的熱情,頻頻出手,購買澳大利亞境內的商業房地産市場,交易數額屢創新高,成為為數不多的拉動消費者信心的重要力量。

  此前,澳大利亞國家銀行曾于2014年6月30日發佈了第二季度的商業房地産市場調查。該調查顯示,投資者對於該市場的信心指數由-3跌至-6,低於商業信心指數的平均水準。市場對於其下屬的旅店、辦公樓、工業用地,以及零售業用地四大主要行業均不持樂觀態度。

  該調查稱,對於租地的使用率、政府監管、財政赤字以及消費者信心的擔憂,是造成投資者看空澳大利亞商業地産的重要原因。

  但這不意味著公眾對於澳大利亞商業地産市場完全失去信心。實際上,對於該市場未來兩年內實現資本回報率增長一事,大多數接受調查的投資者持樂觀態度。

  該調查給出的解釋是,儘管現在諸如寫字樓等商業用地存在空置問題,但投資者相信這是用人企業做出經營調整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投資者認為,通過辦公地點的兼併以及人員的調整,企業可以實現成本的高效管理,這段陣痛期之後的投資回報率,還是值得期待的。

  而來自《雪梨先驅晨報》的分析,加強了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該報專欄文章稱,在過去的3個月裏(今年6—9月),來自境外投資者的購房需求強勁,其在辦公樓、零售業用地以及工業用地等領域內頻頻出手,推動了市場的銷售增長,交易額竟超過了100億澳元。較今年第二季度的91億澳元交易額上漲了18%,並佔據了超過五成的交易數量。其中墨爾本的商業地産市場更是早在第一季度就實現了55%的增長,較去年同期水準翻了一番。

  

p74

  

雪梨(左)和布裏斯班(右)成為外國人投資澳大利亞商業地産的聚集地

  文章稱,境外買家中,新加坡投資者是最大的買主,交易額高達28億澳元,其次是來自中國的投資者,為5.8億澳元。

  而澳大利亞中央銀行——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亦于近期發佈一項報告稱,早在20世紀80年代,境外投資者就開始購買澳大利亞的商業地産了,且逐年走高。截至目前,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商業地産掌握在境外投資者的手裏,這種購買行為在今年上半年達到了一個高峰,購買額佔總銷售量的近40%,接近2013年的全年水準。

  該報告還稱,境外投資者對於辦公樓情有獨鍾,其購買建築中有三分之一為辦公用地。此外,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是最受投資者青睞的地方,東北部的昆士蘭州布裏斯班市緊隨其後。

  而在最令投資者關心的回報率問題上,澳大利亞媒體“房地産觀察”給出了2013年度商業地産投資回報率,為9.10%。該數據為綜合零售業用地(8.8%)、寫字樓(9.4%)、工業園區(9.3%)、旅館(6.3%)以及醫療中心(11.6%)5項數據後所反映的平均水準。

  澳大利亞澳新銀行亦對此做了分析,並得出了積極的結論。其在最新發佈的一項報告中稱,來自境外的強勢需求以及境內逐漸復蘇的消費者信心,是使商業地産市場走出衰退的主要驅動力量。考慮到目前澳大利亞民用住宅市場仍舊非常火爆,預示著將有更多的人來此學習、工作與生活,拉動消費,提振需求,商業地産的未來勢必大有可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