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數字化物聯網將成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

  • 發佈時間:2014-11-04 08:0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美國經濟趨勢基金會會長傑裏米·裏夫金近日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前景黯淡,已使得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引擎變得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新興的物聯網正日益受到關注,這一數字化時代的産物將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促進生産實現零邊際成本,同時還將催生協同共用的新經濟模式。

  裏夫金日前來華參加2014年第三次工業革命高峰論壇及其新書《零邊際成本社會》的發佈會,向中國讀者介紹其最新的理論成果。在《零邊際成本社會》一書中,裏夫金對其上一本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出的理論進行了進一步闡釋和昇華,認為數字化物聯網平臺將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性基礎設施。

  裏夫金錶示,任何有效的經濟模式都需要三個基本元素:傳播媒介、動力來源、運輸機制。如今,在資訊數字化的年代,通訊網路正逐漸與數字化可再生能源網和數字化交通物流網進行融合,進而構成數字化物聯網,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支撐。他強調,將物聯網的這三大支柱網路聯結起來産生的數字化經濟將極大地提高生産力,並相應降低邊際成本,進而向零邊際成本社會進化。

  裏夫金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跡象表明,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動能已日薄西山。隨著當前工業生産模式的不足之處不斷凸顯,改進老舊的基礎設施已無濟於事。要想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應加快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重建新的基礎設施,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生産力。建立數字化物聯網便是實現這一切的最佳途徑。裏夫金擔任主席的TIR諮詢團隊在最新調查中指出,建立物聯網平臺、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在未來40年提高40%或以上的能源利用效率,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半個世紀中,生産力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增長。

  事實上,數字化技術和物聯網的經濟價值正在得到日益廣泛的認可和重視。《哈佛商業評論》日前發表的一篇文章與裏夫金的觀點不謀而合。該文提出,數字化技術有三大優勢:第一,數字化信號能準確無誤地傳播。第二,數字化信號能被無限次完全複製。第三,先期對網路基礎設施的投資完成後,向更多消費者傳播資訊的邊際成本為零(或接近於零)。這三大優勢能有效連結不同行業和社區,使物聯網成為可能,進而改變當前的商業模式,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全球領先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思科集團則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將在成本節余和收入方面創造14.4萬億美元的價值。

  此外,裏夫金還預測,協同共用的經濟模式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與資本主義市場中的交換經濟共存。裏夫金錶示,引進數字化物聯網平臺將使得未來的邊際成本接近於零,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虛擬和現實物品的價格接近於零,並能在協同共用的經濟體系中得到分享,這些産品包括娛樂、新聞、知識、可再生能源和3D列印産品等。如果這些産品能被重復分享,就能進一步減少資源的使用,創造迴圈經濟

  美國尼爾森市場調研公司在2013年開展的一項關於民眾對資源共用的接受度調查顯示,在來自世界各地的受訪者中,68%的人表示願意分享或出租個人資産,66%的人表示願意在共用社區中使用他人的産品和服務。其中,中國在各國中排名第一,94%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參與到共用社區中,與他人分享或交換資産。其次是印度尼西亞和斯洛維尼亞,接受度分別為87%和86%。這些數據證明共用經濟的可行性。

  此次在京活動期間,裏夫金還再次受到了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接見。汪洋在會談中對裏夫金新書中提及的數字化物聯網建設和協同共用經濟模式的暢想表達了興趣,並表示娛樂和社交媒體等虛擬世界中的零邊際成本現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零邊際成本的影響不可忽視。

  在談到建設第三次工業革命基礎設施的長期承諾問題時,汪洋表示,中國將力爭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導國家之一,但建設新基礎設施的資金來源將成為一大關鍵問題。對此,裏夫金錶示,無需尋求新的投資,只需把對現有基礎設施的投資劃撥一部分出來,每年指定用於新基礎設施的建設。裏夫金稱,中國已承諾在能源網建設方面投資5000億人民幣,通訊網路也相對成熟,接下來應該部署數字化交通運輸網,以便在全國開展物聯網建設。

  此外,裏夫金與汪洋副總理還談到了中國政府今年提出的共建亞歐新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裏夫金認為,數字化的物聯網基礎設施也將為新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在整個亞歐大陸建立物聯網,能更好地促進資源配置的最優化,降低邊際成本,提高生産力,在提升資本主義市場的競爭力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新興共用經濟的發展。

  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建立的物聯網平臺還能解決目前中國和全球各國都面臨的一項重要問題——氣候變化。裏夫金錶示,自己寫《零邊際成本社會》一書的原因在於,邊際成本是能源效率最大化、減少人類生態足跡的最終衡量標準。數字化經濟帶來的能源效率最大化將使人類使用地球資源的數量最小化,從而使生産商品和服務的邊際成本接近於零。向分佈式的可再生能源網、自動的運輸物流網的過渡,可以使得中國和全世界脫離碳燃料的使用,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