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擴圍至14個 好經驗或全國推廣

  • 發佈時間:2016-03-31 07:39: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宋薇萍 梁敏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再度擴圍。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現有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基礎上,再新設河南鄭洛新、山東半島、遼寧沈大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擴容,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大舉措,‘十三五’期間全國的創新驅動發展將迎來新局面。”上海城市創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任新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説。

  自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在北京中關村設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7年時間內示範區幾經擴圍,迄今已增至14個。

  這其中,上海肩負著國家戰略先行先試的責任。會議決定,採取新模式,用3年時間在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探索在鼓勵創業創新的普惠稅制、投貸聯動等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股權託管交易市場、新型産業技術研發組織、簡化外資創投管理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實施一批攻克關鍵共性技術、解決“卡脖子”瓶頸的重大戰略項目,持續釋放改革紅利。

  任新建對此表示,上述決定意味著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將提速,尤其是體制機制的創新力度將進一步加快,“比如,國有創新資源如何和市場結合起來,以及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將加速推進”。

  任新建認為,接下來上海要梳理一批經驗,如上海科創“22條”中的諸多內容,以及“雙自聯動”方面好的經驗,都可能向全國複製推廣,把國家整體的創新水準提高。

  作為在創新一線奮鬥多年的工作人員,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蔣華良深感科技成果産業化之艱難。他對上證報記者表示,“若能健全和打通科技成果産業化鏈條,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科創中心建設必將迎來新局面。”

  而昨日會議出臺的政策就重在創新體制機制改革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主要涉及四個方面:著力在創新體制機制上邁出大步子,尤其要落實和完善股權激勵、收益分配等政策;要著力打破創新資源配置的條塊分割,賦予部屬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權,鼓勵與地方協同創新;要著力以創新帶動創業就業,搭建“雙創”平臺,完善創新服務,推動創新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要著力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探索建立符合創新規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