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津冀多地哄搶北京産業疏解項目 同質競爭嚴重

  • 發佈時間:2015-10-12 07:16: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編者按:

  京津冀地區的産業轉移承接,是協同發展的一條主線。一年多來,三地政府部門徹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聯手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産業升級轉移正在積極進行。本報即日起推出“京津冀産業協同週年考”系列報道,回望三地産業協同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並思考如何進一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錯位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一年來,北京加快産業轉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河北主動承接。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在相關規劃文件尚未公佈的情況下,“誰跑得勤快,項目就給誰”成了承接地“招商競賽”的潛規則。盲目爭搶導致産業承接園遍地開花,也出現項目佈局無序,同質化、重復建設較多的現象。

  相關人士表示,當前正值“十三五規劃”的醞釀發酵期,在協同發展整體要求下,國家有關部門及京津冀三地,應對區域産業佈局及分工協作進行整體謀劃,劃定功能分區,以規劃引導重大項目轉移和落地,避免走回“分散發展”的老路。

  北京産業疏解遭遇明爭暗搶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河北省省級以上開發區就達197家。這些園區大都打著“承接”概念赴北京招商,“僧多粥少”導致暗戰頻頻。而這些産業承接園區大都缺乏清晰的産業發展定位,在規劃上沒有足夠成熟的想法,對承接項目往往“饑不擇食”。

  北京市負責産業外遷的相關部門一年來感觸頗深:從河北過來進行招商對接的産業園區可謂紛至遝來,“前腳剛送走一波,後腳又來了另一波,而且還是在同一個轄區內的。”

  “我們在北京設立的項目招商對接辦公室,隔壁就是另一個臨近縣的對接辦。”河北省唐山市某工業區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和北京的一些産業項目對接時,經常會遭到“鄰居”的明爭暗搶。

  這種無序對接讓北京市中關村管委會的一位負責人頗感無奈。在他看來,這些産業承接園區大都缺乏清晰的産業發展定位,在規劃上沒有足夠成熟的想法,對承接項目往往“饑不擇食”。

  北京某大型環衛項目原本計劃落戶河北省某縣環保産業園。他們看中的是該縣的區位優勢和産業配套基礎。“原材料基地和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都在這裡”。但臨近的另一家開發區卻執意通過領導施壓,爭取該項目到當地落戶。在市場主導和行政干預的夾縫中,這家企業左右為難。

  承接平臺重復建設問題突出

  産業承接園盲目爭搶項目,導致産業同構、重復性建設的現象頗為突出。業內認為,重復的建設和對資源的爭奪使區域內的競爭大於合作,過度競爭不僅增加了區域內每個經濟體的發展成本,也可能削弱區域整體競爭力。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採訪時看到,為承接北京西直河石材批發市場遷移,當地規劃了總佔地面積約2萬畝、總投資近100億元、堪稱全國最大的京唐國際石材城,目前業已吸引130多家北京石材企業簽約落戶,其中27家已經開工建設。

  但在與之相隔約260公里的河北省滄州市黃驊港地區,也在規劃建設一個承接北京石材産業轉移的巨型平臺——佔地約1.7萬畝的中國黃驊港萬國(國際)石材商貿城。該項目于去年5月奠基,目前36萬平米的大板批發市場一區、二區已基本建成,30多家入駐企業也已經開工。

  同樣,北京動批、大紅門等服裝批發市場的外遷也引發了廊坊永清、保定白溝以及天津的承接競賽。這些承接平臺均在基礎設施配套方面投入鉅資,比如廊坊永清國際服裝城建於2009年,預計總投資達800億元,天津電商城則提出打造京津冀消費品輻射集散中心、規劃總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但目前這些園區實質性入駐的商戶並不多。

  京津冀三地曾達成政府間共識,確立構建“4+N”産業合作格局,其中四大承接主平臺包括: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區和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但記者在採訪中看到,眾多承接平臺大都把生物制藥、電子資訊、高端裝備、航空等列為重點發展産業,同質化競爭趨勢明顯。

  在素有“中國葡萄酒之鄉”的張家口市懷來縣,正在規劃建設的京北生態新城計劃到2016年打造20個産業承接載體,其中航太、智慧製造裝備、通信和環保幾個産業園被作為建設和招商的重點,看上去與當地的資源稟賦及産業鏈並無太大關聯。

  細化産業佈局避免無序競爭

  記者調研發現,各承接地搶佔先機、率先突破的衝動並沒有得到及時和有效的管控。接受記者採訪的有關人士建議,下一步,一定要使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承接等各項工作重新回歸到規劃引導的科學、可持續發展範疇,克服産業佈局同質化,避免無序競爭。

  有關專家認為,津冀地區爭搶批發市場、爭搶行政機構、爭搶高校科研機構和醫院等一窩蜂、無的放矢的現象,與地方政府的政績觀有關係,也與京津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較晚、尚未公佈有關係。事實上,産業有序轉移承接,該是協同發展的一條主線,也是帶動功能疏解、人口分散的關鍵動力。

  此前還有專家提醒,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未出臺前,不宜進行大規模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如果不做好頂層設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結果,只能是以新的短期問題取代舊的短期問題。”

  “津冀地區産業承接還是應該以産業佈局、功能分區為單位,而不是任由各個城市、園區紛紛對接。”北京市中關村管委會一位負責人説:“不應該再出現首鋼在曹妃甸,但北京現代汽車四工廠卻在渤海新區的産業鏈不合理分割現象。”

  河北省政協常委魯平也曾建議,加強統籌規劃,正確處理好京津冀産業競爭與協作的關係。隨著京津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的關係正在由競爭主導型向協作主導型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打破傳統思維定式,利用京津重點産業的關聯效應在冀北地區培育形成相關産業群,以産業群或産業帶為基礎與京津展開協作,在協作中謀求發展。

  他還認為,要探索京津冀産業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促進三地産業共同發展。從産業結構來看,京津冀三地的比較優勢明顯不同,存在明顯的産業梯度。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京津冀産業梯度性和互補性,選擇進行産業雙向轉移。通過積極探索三地産業優勢互補的協作模式,促進三地産業共同發展,最終實現我省産業結構的全面優化與升級。

  專家建議,國家應儘快出臺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的細緻規劃,進一步明確三地産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各地區也應明確本地功能定位和細化承接産業方向,省級、市級層面應該統籌分類指導,克服産業佈局同質化,避免無序競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