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承接京津産業轉移,河北準備好了

  • 發佈時間:2015-09-21 05:27: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以來,河北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好戲連臺:北京海淀中關村産業園秦皇島分園正式開園;北汽集團在滄州黃驊市建設的50萬輛整車生産基地開始投産;北京20多家醫藥企業整體搬遷滄州渤海新區項目正在集中興建;天津市與河北省共同打造的天鐵産業園正式開建……

  京津如此眾多項目集中落戶河北,河北省在主動融入對接京津、促進三地産業轉移和功能外溢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據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介紹,為了落實好國家實施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河北全力推進了40個産業平臺建設,僅去年一年就從京津引進資金3757億元,佔引進省外資金總量的51%;承接京津轉移項目163個,完成投資超過了1000億元。

  優化發展環境

  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是疏解和轉移方,河北是承接落地方。資料顯示,在這個都市圈中,河北佔有84.5%的國土面積、65.9%的人口總量、76%的水資源、91%的煤炭、77%的石油、93%的鐵礦石儲量。所有這些都為河北承接京津産業轉移提供良好的資源儲備。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京津工商産業及部分社會功能向外轉移,正是推動大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性措施。

  對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河北渴盼已久,同樣也準備已久。這對河北來説是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河北要承擔兩種“角色”:一是服務角色,要為北京建設和諧宜居之都服務,強化生態保障功能。二是受益角色,北京向河北疏解功能、轉移産業,對河北是巨大的發展機遇,也是巨大支援。出於這樣的認識,河北全省上下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經濟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環境容量。為了承接京津産業轉移,河北在改善生態環境上大做文章,出臺了全面改善生態環境的《河北省山水林田湖海生態修復規劃》,在全省重點實施地下水超採治理、河流水網建設等工程,深入實施“治企、降塵、控車、增綠”等多源管控措施,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其中僅淘汰落後産能一項,全省去年就完成了煉鐵産能1546.5萬噸、煉鋼産能1500萬噸、水泥産能3918萬噸、平板玻璃産能2533.5萬重量箱的淘汰任務。

  河北省還在2014年實施了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降耗技術改造項目507項,搬遷主城區重污染企業36家。

  關閉露天礦山414個、停産整治478個,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81.34萬輛,使得全省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7.19%,超年度目標4.19個百分點,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平均濃度在全年分別下降12%、13.2%、25.7%、16.7%、5.9%和13.7%,全面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指標。今年上半年,該省PM2.5、PM10濃度同比分別下降了23.3%、20.1%。

  強化服務意識,主動對接京津。河北除了加大三地高層互訪交流以外,堅持把對接工作往實裏做,往細裏做。省委、省政府綜合部門專門就三地協同發展,梳理出64項重點工作,並將制定出的目標進行了逐一分解,落實到每一個責任單位。貫穿于整個招商引資過程中的到府全程一站式服務,對北京産業轉移河北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打造承接平臺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産業轉移是重點,而要推進産業有序合理轉移,打造項目承接平臺是關鍵。在這一環節中,河北省重點規劃了5個産業帶,40個承接平臺,100個技術共性平臺,使京冀産業融合轉移變得更為順暢。

  河北省工信廳廳長鄒平介紹説,實施産業帶招商是充分利用産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引導京津企業規模集中的有效途徑,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有效資源,還能防止區域間無序競爭。因此,河北規劃了5條産業帶,分別是京津廊高新技術産業帶、沿海臨港産業帶、京廣線先進製造産業帶、京九線特色輕紡和高新技術産業帶、張承綠色生態産業帶。

  為了進一步打造便於企業落戶的承接平臺,近些年來,河北已經建成了196個各類産業園區,可大規模承接外來項目落戶。同時,省委、省政府通過對全省各類園區進行優中選優,確定了40個重點平臺,重點推進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京冀曹妃甸現代産業試驗區、渤海新區北京生物醫藥園、亦莊廊坊産業園和津冀涉縣天鐵迴圈經濟示範區等合作園區建設。

  為了使産業基地獲得先進技術支援,河北全面實施了産業協同創新模式推廣工程。採取“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模式,吸引京津創新成果向河北加速聚集,促進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加速轉化。“河北為主+提升能力”模式,圍繞優勢産業,推進京津基礎科技資源與河北應用研發和産業基礎相結合,增強優勢産業競爭力。“産業集群+技術平臺”模式,在50個特色明顯、發展潛力大的優勢産業集群,京冀共建100個産業共性技術平臺。

  力求互利共贏

  區域間經濟合作,只有建立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的合作,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基於這樣的認識,河北在京津的合作中堅持把互利雙贏作為共同發展的基石,採取了股份合作、共投共管、稅收分享等多種模式吸引京津兩地實施産業轉移和進行直接投資。

  中關村産業園秦皇島分園是北京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率先實施的規模産業轉移項目,6家中關村海淀園的企業在2014年5月11日同時入駐秦皇島分園。在項目洽談過程中,海澱區和秦皇島市兩家政府部門就經過共同協商,達成了一項4:4:2的稅收分享政策,企業稅收由兩地政府各佔4成,其餘2成返還企業作為發展基金。這樣一來,不僅兩地政府都受益,同時也調動了企業外遷謀求更大發展的積極性。

  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是北京和河北共投共管的合作項目。雙方確定將共同建設北京(曹妃甸)現代産業發展試驗區、曹妃甸中關村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共同打造大型石化産業基地、資源能源儲備供應基地和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共同推進港口建設和功能完善;共同推進交通一體化建設,把曹妃甸打造成首都戰略功能區和協同發展示範區。

  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天津與河北共同投資組建的股份合作制公司。天津港集團總裁助理、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增軍告訴記者,新公司並不是獨佔性的港口企業,而是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港口一體化發展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資本為紐帶、項目為抓手,統籌規劃利用港口資源及航運要素,不斷優化京津冀區域港口的合理分工和産業佈局,重點投資津冀兩地的港口碼頭項目,增強港口對京津冀區域城市及周圍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天津、河北兩地港口的共同轉型升級。

  在與京津的合作中,河北也有極大的付出,比如邀請北京科研院所和高新産業發展基地到河北興辦産業孵化基地,河北就給予了很多優惠條件;比如保定為吸引北京中關村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到河北建設孵化器,就將一幢佔地45畝、總投資5.2億元、總面積6.2萬平方米的雙子座大樓提供給中關村資産管理公司免費使用10年,由其組織京企到此進行科研創新開發,帶動當地建設。

  各方同心,其利斷金。在黨中央的強力推進下,三地産業融合已經開始走上了循序漸進的發展軌道,而隨著三地協同發展的推進,這一進程將進一步加快,一個生態環境美好,經濟帶動力極大的大首都經濟圈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本報採訪組 雷漢發 祝惠春 周 劍 執筆 雷漢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