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千億級核項目5年後開工 江蘇等六省角逐廠址
- 發佈時間:2015-09-25 08:32: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近日,中國核工業集團(以下簡稱中核集團)官方消息顯示,由中法兩國合作建設的核迴圈項目將於2020年開工,2030年左右建成。據悉,中法合作建設項目將參照法國阿格核迴圈廠,由中核集團負責建設,法國阿海琺集團承擔總體技術責任,項目佔地3平方公里,由國家專項基金投資,總投資超千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這是中法兩國經貿合作與核能合作的最大項目。經歷長達8年的拉鋸戰,兩國政府先後簽署了四份合作協議。中核集團明確了項目開工和建成時間表,標誌著該項目進入新的階段。
年處理800噸乏燃料
據記者了解,阿海琺公司旗下的阿格廠已成功運作45年,尚未發生過任何對居民或環境造成影響的事故,能夠處理法國本土以及來自歐洲、日本等多國的乏燃料(經受過輻射照射、使用過的核燃料),其年處理能力達1700噸,相當於80座反應堆年乏燃料卸除總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役商用後處理廠。
通過與阿海琺的合作,中國首個後端處理大廠將獲得法國技術的使用權,同時具有三方面功能:一是每年處理800噸的國內核電站乏燃料,通過核迴圈提高鈾資源利用率,為核電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二是建設乏燃料離堆貯存中心,一期貯存能力為3000噸;三是將高放廢液玻璃固化,實現高放廢物長期管理的固有安全,讓核電更清潔。
隨著核電項目的密集開工,核燃料鈾資源的供應與乏燃料的長期安全管理作為國産核電産業發展的兩大難題日益凸顯,中核集團方面預測,到2030年,中國壓水堆核電站乏燃料累計約23500噸,而離堆貯存的需求將達到15000噸。
中核集團方面指出,該項目建成後,我國將形成商用的大規模核迴圈能力,既可以有效緩解2030年左右核電站乏燃料在堆貯存的壓力,提高乏燃料安全管理水準,又可匹配我國快堆發展計劃,為商業快堆提供燃料,切實保障我國核能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項目選址需要3年時間
雖然在推介會上中核集團明確了項目開工和建成時間表,但並未透露具體項目廠址。與此同時,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甘肅在內的各省及擬選廠址市縣相關領導均受邀出席推薦會,業內人士對此分析,這也意味著廠址或將從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甘肅這六地中選出。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以來,中核集團副總經理楊長利已經先後奔赴山東臨沂、福建省龍岩市、福鼎市、江蘇連雲港等多地調研核迴圈項目潛在廠址。楊長利在推介會上也指出,核迴圈作為資金密集的高新技術産業,對增加項目所在地的就業崗位,改善民生,拉動經濟發展,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中法合作核迴圈項目總投資規模超千億,蛋糕誘人”,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寧分析,通過這個項目的投資,不僅能有效的提升地方GDP,還能對一些産業的産能過剩有緩解作用。
一位核電央企人士向記者指出,整個核迴圈項目涉及中低放射性廢物處理和高放射性廢物處理,前者對上述各地而言並沒問題,但考慮到後者,則還需要國家層面的進一步研究。“廠址選擇一般需要3年左右時間”,王寧表示,距離目前開工還有五年左右時間,主要工作集中在選址,因為涉及的因素太多,選址要符合防震、防旱、防洪、核污染可控等一般性原則,需要專家小組的各項評測,還要經過地震局、水利局、核安全局等諸多部門的審查,然後報給能源局,並由發改委上報給國務院,最終核準後才能開工。
對於選址問題,法國阿海琺集團亞太區總裁歐道博此前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選址是中國政府的自主決策,法國方面不會介入。“任何有關核的項目前期科普和宣傳都是重要且必要的”,一位核電站工作人員指出,經歷國外日本福島核事故、國內廣東江門核燃料産業園的“夭折”等經驗教訓,國內核電項目已非常成熟,各地地方政府在爭取的同時也更加注重民意加強宣傳科普。
中核集團方面也表示,核安全將通過國家嚴格審批和監管、公眾監督、適宜的廠址條件、縱深防禦、設施設備的安全分級、品質保證在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來實現,確保不會對周圍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