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山西經濟已處最困難時期 央企組團馳援或難解困境

  • 發佈時間:2015-09-23 08:33:01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周群鋒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一面是不斷下行的經濟形勢,一面是風風火火的官場重建。當下,山西的經濟與政治生態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去年,山西的GDP增速目標為9%左右,但僅完成 4.9%。今年的目標是6%,上半年僅完成了2.7%,都排名全國倒數前幾名。糟糕的經濟形勢,不論是對入晉剛剛一週年的省委書記王儒林,還是已經入晉7年的省長李小鵬,都是個巨大考驗。

  8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帶隊,58家央企組團入晉洽談合作,共簽約47個合作項目,總投資約1555億元,擬引資973億元。

  在此次洽談會上,省長李小鵬説,當前山西經濟總體上延續了去年以來速度放緩、持續下行的趨勢,經濟發展仍然處在最困難的時期。

  與會者向《中國新聞週刊》這樣描述會議的一個細節:王儒林在反腐會議時一貫語氣堅定,表態嚴厲,但在這次會上,他的語氣很沉重,語速也很緩慢。

  山西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鞏定國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説,山西向來很注重央企在當地的作用。“這種招商引資活動不是新鮮事兒,但這是規模最大、層次最高、也最為集中的一次。”

  央企組團馳援山西

  央企的支援是個外部利好,但山西問題根本的解決之道,還在內部。

  8月29日,在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帶領下,58家央企組團到山西,洽談合作,共簽約47個合作項目,總投資約1555億元,擬引資973億元。類似的招商引資雖然幾年前曾有發生,但這一次卻是“規模最大、層次最高、最為集中的一次”。

  央企馳援山西的背景,一是山西經濟面臨嚴峻形勢,二是山西在對內挖潛方面吃力。今年上半年,山西省GDP增速是2.7%,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行倒數第二。若這一趨勢持續,則其原定的全年6%的增長目標,就沒有實現的可能。類似的事情已經在去年發生:原定的目標是9%,最終只實現了4.9%。

  在山西經濟面臨全面困境的情況下,民營企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多次提到,“民營經濟是富民強省的基本途徑”。山西能否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不利於民企發展的市場環境,尚待觀察。

  央企“救火”

  山西經濟增速放緩,為何卻能引來眾多央企?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産業研究中心主任吳金希認為,一方面,58家央企去山西投資,可能有幫助山西脫困的考慮;另一方面,山西産業轉型、資産重組,也給央企提供商機。

  在此次簽約儀式上,山西省政府分別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7家央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涉及裝備製造、能源開發、現代煤化工、低碳技術、軍民融合、網際網路+和商貿物流等眾多領域。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一位姜姓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對與山西的合作,他們主要看中兩點:一是山西兵器工業的歷史;二是山西的誠意。他説,今後,該集團還將與山西深化重點項目合作。

  此外,山西省還組織了5場專題對接會,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裝備製造業、科技創新城、開發區新興産業和項目協調推進。部分央企分別與山西省省屬國有企業簽署了9項煤電聯營合作協議。

  山西各開發區還向央企推薦了60多個新興項目。這些項目全是新興産業,重點是山西省確定的7大非煤産業,包括文化旅遊、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食品醫藥和現代服務業。

  王儒林説,希望央企對山西的投資,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除了關注山西資源、能源領域的好項目,又要投資山西發展的其他産業領域的好項目。”

  李小鵬提供了一組央企在山西的數據:截至目前,有67家央企在山西投資或建立分支機構,或有業務交往。在山西設立的中央企業的各級子公司、子企業有712個,資産總額達到8581億元,職工人數超過33萬人。2014年在晉央企實現營業收入大約4900多億元,利潤總額有114億元,上繳的稅費超過300億元。

  這並非央企第一次組團馳援山西。2010年6月29日,山西省政府就主辦了“2010中央企業山西行”活動,當時由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領隊,26家央企來晉,就在晉投資事宜進行洽談。

  山西一位資深媒體人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央企大規模組團來晉,是件好事,但並不一定能真正解決山西的問題。“現在經濟下滑得太嚴重,而且成因複雜,要想重振經濟,最終還需要對症下藥,綜合治理。”

  財政困境

  山西的經濟下滑到底有多嚴重?下面一組數據,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2014年,山西的增速目標僅完成了55%左右,目標為9%左右,完成了4.9%,增速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一。自去年9月份以來,山西省的工業增加值已連續10個月下降,且降幅不斷擴大。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1個省份上半年的GDP數據顯示,山西今年GDP增速目標值是6%,可上半年僅完成了2.7%,完成率45%,增速在全國位列倒數第二,比倒數第一的遼寧省僅高出0.1個百分點。

  作為山西支柱産業的煤炭更不樂觀。《山西日報》7月28日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行業虧損超過40億元,連續12個月全行業虧損。

  其中,山西省屬五大煤炭集團主業收入下滑超過10%。相比年初,煤炭價格又出現了大幅下滑:大同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6月中旬報價為260元/噸,較年初下降了90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00元/噸;柳林4#焦煤6月中旬報價700元/噸,比年初降了105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30元/噸。

  山西的一些地市已把“保工資”放在重要位置。呂梁市方山縣財政局局長常雲錄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説,今年一開年,他們就把保工資放在第一位了。該縣另一名經濟官員説,如果今年能完成財政任務,那他們能保工資、保機關運轉;如果完成不了,只能保工資,機關運轉可能就有問題。

  一些資源瀕臨枯竭的老礦,也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頑疾。同煤一位市場主管説,現在虧損也要養著這些老礦,因為國家至今還缺乏相關的退出政策,企業無法解決人員分流後的安置問題。

  今年3月份,同煤集體降薪,普通職工月薪降低了400元左右,科長級別降薪500元左右,處長級別降1000到1300元不等。

  《中國新聞週刊》拿到了一份李小鵬在此次央企洽談會的錄音資料,他在會上還提到了這樣一組數據:今年1到7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完成收入1053.3億元,同比減收50.3億元,下降了7.9%。全省11地市中有9個市減收,119個縣當中有86個縣是財政收入負增長,其中有50個縣的降幅達到20%以上。

  山西省轉型綜改辦産業轉型處處長石廣兵告訴《中國新聞週刊》記者,看到經濟下滑,很多人會説,山西是不是改革不到位?“其實,和其他省份一樣,我們在改革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前些年我們普遍倡導先行先試,現在則要注重於法有據。此外還有一些現實問題,比如在國企改革中,還要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石廣兵説,現在全國經濟下行的壓力都比較大,在這種背景下,對能源的需求也自然下降了。石廣兵認為,煤炭行業的改革方向,是要淡化行政手段的干預,採取招拍挂的方式進行市場化配置,“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都可以去競爭。”

  有分析認為,現在山西經濟下滑,根本上還是由“一煤獨大”造成的。

  內外突破

  梳理相關報道可以發現,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王儒林和李小鵬最近非常重視與外界交流。 今年8月份,李小鵬已經先後會見了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董事長胡問鳴、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祝樹民、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等。

  8月22日至24日,李小鵬還帶隊親赴新疆,調研山西對口援疆工作,並表態要虛心學習借鑒新疆推動改革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

  與此同時,王儒林頻頻到北京等地尋求支援,其拜訪多家金融機構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 除了尋求外部支援,在山西省內部,“一煤獨大”仍是山西經濟的主要病灶,也是歷任省委書記和省長面臨的主要難題。

  2014年和2015年的山西《政府工作報告》,也都提到了“一煤獨大”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對如何破解“一煤獨大”做出了具體部署,其中包括清潔煤炭消費、下放涉煤行政審批、推進煤炭資源市場化配置等,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山西省經濟轉型與企業發展研究會秘書長朱啟遠建議,政府可以嘗試建立煤炭産能退出基金,“這有助於防範區域性金融風險。”

  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山西省重視金融業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5月29日,山西召開金融振興推進大會。王儒林在會上表示,要充分認識到金融振興是解決山西省企業資金短缺和應對經濟下行的迫切需要。

  6月8日,山西出臺了《關於促進山西金融振興的意見》。該意見稱,到2020年末,山西金融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要達到10%;社會融資達到6900億元,提升60%。

  6月25日,山西又印發 《促進山西金融振興2015年行動計劃》,共17條,對今年金融工作目標予以細化,內容涉及融資總量、地方金融機構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

  7月4日,山西組織全省領導幹部,展開為期3天的金融專題培訓,培訓對象為山西各市、縣(市、區)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長、副縣(市、區)長,共130人。

  近段時間,王儒林就“三個突破(科技創新、民營經濟和金融振興)”主持召開了5次座談會。王儒林提出了科技創新的10大問題、民營經濟的12大問題和金融振興的12大問題,要求有關部門深入研究,著力破解。

  山西經濟的困境非一日之寒,其復蘇的過程除了寄希望於煤炭市場復蘇外,更要看上述舉措的落實情況。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