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協同發展 三大領域率先尋求突破

  • 發佈時間:2015-07-12 08:22: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除了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之外,《貫徹意見》還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將率先突破三大領域: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産業升級轉移。三大領域將作為三地協同發展的重點任務,儘快取得明顯成效。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個領域“協同發展”的現狀和進展。

  一般性製造業退出

  北京萬生藥業等企業

  今年進行京津冀産業協同對接

  今年,北京計劃重點調整退出300家污染企業。在這過程中,本市將加快推進北京現代四工廠、賓士零部件産業園等項目的落地建設,協調推動金隅、星海鋼琴、日化二廠等一批企業在京津冀範圍內優化産業佈局。北京萬生藥業、精雕科技等數十家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製造、新型建材、新能源、石化等領域的“明星”企業,計劃在今年啟動或完成京津冀産業協同對接。它們紛紛將生産性研發、産業配套和製造環節向河北、天津主動遷移,總部研發中心則繼續在北京聚集。

   醫療合作

  燕達醫院年門診量增1.5倍

  作為京冀醫療合作試點,2014年5月9日,燕達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朝陽醫院派出5名管理人員和13個科室專家進入燕達醫院;11月18日,燕達醫院與北京天壇醫院簽署協議共建京東地區最大的腦科中心。同時,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已正式將燕達醫院納入北京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名單,去年年底,北京參加新農合醫保的患者在燕達醫院看病,首次實現了醫保異地實時結算。合作一年來,燕達醫院的門診量同比增長1.5倍,住院人數同比增長2倍,手術量同比增長近3倍。

  現在,新近入駐的首兒所、中醫院將同樣以專科共建的形式,與燕達醫院攜手打造“首兒所—燕達兒科疾病診療中心”以及“北京中醫醫院—燕達中醫綜合診療中心”。依照計劃,以上兩大強勢專科中心將於7月中旬和8月下旬亮相燕達,並開診運作。

  聚焦通州

  通州年內重點建設項目86項

  3月份,通州區政府公佈了《2015年重點建設項目任務表》,通州區今年共有86項重點建設項目任務,總投資達1638.8億元。目前已開工的項目有28個,其中産業類13項、能源生態類10項等,按照今年總體目標,核心區16個産業項目除9個續建項目外,其餘7個全面開工,年內可完成建設面積約130萬平方米。

  交通方面,北關大道、文化旅遊區道路基礎設施都計劃于年底前竣工;軌道方面,京唐城際鐵路也將在今年年內開工,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中的一條“動脈”。

  高校外遷

  北京化工大學秦皇島校區將開建

  最快下個月,北京化工大學秦皇島校區就將開工建設,校區的選址就位於南戴河片區,佔地720畝。而在北戴河新區官網的“新區要聞”中,還有多條涉及北京科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在京高校到新區考察的動態消息。

  除了京津冀,還有不少在京高校試圖讓學校“走得更遠”。北京交通大學的威海校區今年首次招生,包括北京等全國18個省市區的120名本科新生9月就要在那就讀;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曾在校內講話中透露,經與煙臺市、山東省政府協商,在教育部同意下,農大計劃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建設一所新的中外合作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計劃在深圳建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在日本東京池袋的分校,今年4月已經開始招生;清華大學則乾脆讓清華園“走出亞洲”,在美國的西雅圖創建全球創新學院,成為首個到美國辦學的中國高校。

  除了跨地辦學,招生也將有所傾斜。《北京市教委2015年工作要點》就提出,要推進與天津、河北兩地實現高等教育教學科研資源共用,建立學生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協商機制,推進基礎教育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共用。此外,市教委還將支援北京市屬高校在河北省適當擴大本科招生規模。

   區域專業性市場退出

  西直河石材市場拆遷本月收官

  16年曆史的西直河石材市場拆遷將於本月收官,西直河石材市場98%的商戶已經簽訂了地上物騰退協議。騰退之後,這裡八成以上的土地會進行綠化,未來這裡就將成為首都東南部一道綠色生態帶。而承接西直河石材市場商戶的共有4處,分別是河北香河、黃驊港、易縣和天津濱海國際石材港。近半數的商戶選擇了河北香河。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香河已經統一規劃建成了廠房,很多廠區都投入了正式的生産。

  西直河石材市場在過去的16年裏逐步聚集了553家石材企業、3000余個體商戶,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石材集散地,貨運、倉儲及餐飲、住宿等低端産業也在這裡匯聚。兩年前朝陽區大力推動産業調整“瘦身健體”,西直河石材市場被列入整治疏解的市場名單。目前,朝陽農村地區已完成東五環市場等15家低級次市場騰退工作。

  “動批”今年外遷20萬平方米

  “動批”外遷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動物園批發市場”12家之一的“天皓成”已摘牌撤市轉型;“天和白馬”二期的撤市工作穩步推進。今年西城區將研究“天意”、“萬通”批發市場的疏解調整工作,正在制定相關升級規劃。前不久,石家莊樂城國際貿易城與北京西城區負責産業疏解的北展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加快了“動批”外遷的力度。位於西直門交通樞紐地下一層的時尚天麗批發市場日前開始拆遷。今年,“動批”疏解工作預計完成總營業面積30萬平方米中的20萬平方米。另外,西城區今年也啟動了天意小商品市場外遷的調研工作,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的出臺,這兩個大市場的外遷,都在加快著步伐。

  生態建設

  今年本市建立200公里城市綠道

  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處長楊志華近日透露,今年本市將建設200公里健康綠道。到2020年,建設總規模將達到2000公里以上。同時,本市還將出臺《綠道管理辦法》,明確健康綠道的建設標準和養護管理要求。在建設過程中,每隔3至5公里會設置一座驛站,每隔8至10公里建一個遊客服務中心,方便遊客健身、遊覽。健康綠道的後期維護工作由各區縣園林綠化部門負責。

  根據規劃,北京市的綠道大體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城市型綠道;第二類是郊野綠道,比如去年完工的溫榆河綠道;第三類是聯絡型綠道,把分散的綠色資源(比如公園、景區)串聯起來。

  目前,今年200公里城市綠道建設任務仍處在審批階段,市園林綠化局正在會同發改委,儘量加快項目的進度,使項目投入實施,年底前完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