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北京通”年內將發放 一張卡整合27種卡

  • 發佈時間:2015-06-04 07: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溫薷  責任編輯:吳起龍

  能夠一卡多用、集納健康、金融、教育、交通等多項功能的“北京通”卡,今年將正式啟動發放,北京270萬新農合參合人員將率先領卡。

  昨天,北京市召開人口健康資訊化工作會議稱,京籍夫婦一孩生育服務證網上辦理已在4個區縣試點,年內覆蓋全市,並爭取推至一方京籍的夫婦。二孩生育服務證也將逐步實現網上辦理。

  參合人員年內發“北京通”

  “北京通”是一張整合政府各項公共服務的卡片,涵蓋健康、教育、交通、金融、養老助殘等多種功能,相當於整合北京市民手中的27種卡。昨天,北京市衛計委表示,今年內,“北京通”將正式啟動發放,270萬新農合參合人員將率先領卡。

  北京市公共衛生資訊中心主任張文忠介紹,這張同時面向北京常住市民、來京人員的“北京通”卡,僅在就醫方面涉及對不同人群的區分。因此,將主要根據醫保歸屬分三類,分別是北京通社保卡、北京通基本卡、北京通臨時卡。

  他表示,三類卡片的人群歸類已確定。北京通社保卡將對應目前城鎮醫保參保人員;基本卡主要面向非醫保人群,包含目前的新農合群體;臨時卡則針對外地臨時來京人員。

  今年,“北京通”將從新農合人群開始發放,他們領取的將是北京通基本卡。預計今年底,參合農民的發卡率將達85%。

  除了新農合人群以外,市衛計委還提出,根據全市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及自新生兒開始終生全程服務的需要,年內還將探索實施對計生獎勵扶助人群及年內轄區戶籍新生兒的擴面發放工作。意味著這部分人群也有望先領取北京通基本卡。

  “北京通”可顯示獨生子女費資訊

  今年率先發放的北京通基本卡,已預留了將承載的其他社會服務功能。同時,其就醫方面的功能將比目前北京市民已持有的社保卡、京醫通卡等更加“強大”。

  除擁有就醫實時結算、金融功能之外,該卡將包含健康管理功能,能顯示3-5次就診的電子病歷。另外,還將集納持卡人享受的計生獎扶政策如獨生子女費等資訊。

  【追訪1】

  就診“一卡通”何時實現?

  近年,國家和北京市層面都在致力於推動就醫的“一卡化”。按照此前國家衛計委的部署,通州、懷柔兩區縣已試點發放40多萬張居民健康卡,但尚未覆蓋到更大範圍。相關負責人解釋,這張卡同北京通基本卡功能相近,今年起將進行融合,最終實現統一。

  另外,制式標準相似的“京醫通卡”擬逐步過渡成為“北京通臨時卡”,可在22家市屬醫院通用,目前在北京應用面較廣。但是,各大醫院就診卡“各自為政”的現象並未完全消除。

  今年,市醫管局就將啟動京醫通卡與北京通臨時卡的技術銜接工作。各醫療機構將按照統一標準,對院內讀卡機升級。張文忠表示,這意味著“多卡”將向“少卡”過渡,不過目前各種卡片的整合歸納須逐步實現,不能夠一下子完成。

  【追訪2】

  社保卡怎樣“換”北京通?

  針對目前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參保群體,手持的社保卡如何更換為“北京通”?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目前能夠確定的是,社保卡的持卡人群已經確定為“北京通社保卡”的領取對象。

  不過,屆時北京通社保卡究竟是採用換領、還是新發放的形式,現在還沒有確定。據悉,社保卡目前由市人力社保局牽頭管理,還會牽涉到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

  - 焦點

  二孩生育服務證逐步實現“網辦”

  根據國家簡化生育服務流程方便群眾辦事的要求,北京今年將升級生育服務系統及相關全員人口系統,年內實現北京市戶籍夫婦一孩生育服務網上登記,逐步實現二孩生育服務證網上辦理。

  目前,北京豐臺、東城、西城、海淀4區已啟動網上辦理試點,包括培訓、試用、和區資訊平臺對接等。據市衛計委測算,簡化流程後,按每年全市服務15萬人,每人“節約”100元計算,一年可以節約社會管理成本1500萬元。

  昨天,北京生育服務系統一期、即“雙京籍初婚初育一孩生育服務證辦理”平臺首次亮相。記者看到,生育服務證辦理申報系統包括生育服務證的申請、審核、發證、代辦、直辦、進度查詢、統計、遷入遷出等多項功能。

  申請人可以線上註冊、填報申請資訊,提交申請並查詢申報進度。審核結束後,申請人即可前往領證。

  據市衛計委資訊統計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生育服務證“電子化”將會是趨勢,意味著公安、計生、民政等多個政府部門相關資訊將通過後臺共用,取代了市民自己奔走各部門、收集各種證明的繁雜工作。不過,紙質生育服務證能否取消未定。

  目前,國家層面人口資訊化平臺也正在建設中。該負責人表示,隨著國家大平臺的建設,年內將爭取為一方“京戶”的夫婦網上辦生育服務證。預計“十三五”期間,二孩生育服務證也能逐步實現網上辦理。

  “生育服務的申請審核過程非常複雜。”其表示,夫婦戶籍、婚姻、生育和性別條件等因素不同,具體辦證的流程、提交內容均不相同。其中,“一孩”辦證可根據初婚、再婚,北京籍還是北京集體戶口等等,分為174種“情景組合”;而“二孩”的組合會增加到1226種,其中“單獨二孩”為348種。

  年內醫院同5區縣共用電子病歷

  患者在某大醫院看病後再到區縣鄉鎮、社區就診,其就醫記錄和檢查結果均可被“讀出”。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屬22家大醫院、3家部屬醫院、3個區域醫療中心和2家高校醫院,其電子病歷將實現同5個區縣的互聯互通,分別是海淀、西城、延慶、密雲、順義。

  據悉,電子病歷主要包含住院病案和門急診病歷,比如患者的基本資訊、診斷資訊、檢驗檢查資訊、醫囑資訊、費用資訊等。另外還有住院期間的醫囑、影像學檢查報告、出院小結等。這些資訊今後將從醫院資訊系統通過系統介面,由院方自動上傳至市級電子病歷共用平臺。

  另外,根據國務院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任務要求,2016年底北京市必須實現市、區(縣)衛生資訊平臺全部互聯互通,意味著實現電子病歷在各醫院的“全共用”。

  - 相關

  京津冀將聯動救援突發事件

  今後,京津冀比鄰地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三地將在資訊通報、隊伍支援、應急資源共用等方面實現應急聯動無縫銜接,合作進行突發事件緊急醫療衛生救援。

  昨天,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衛計委在河北廊坊市聯合組織簽署了《京津冀毗鄰縣(市、區)衛生應急合作協議》。據悉,協議涉及北京市9個區縣、天津市7個區縣和河北省8個地級市、25個縣(市、區),涵蓋了京津冀接壤的全部地區。

  協議顯示,今後,三地比鄰區域將通過工作例會、臨時會商、工作交流等多種方式,從突發事件資訊通報、突發事件協調聯動、應急隊伍相互支援、應急資源互通共用、聯合開展培訓演練五個方面加強衛生應急合作。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9年開始,北京就與天津、河北開展了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協作,聯手應對了H5N1、H1N1、H7N9等重大傳染病疫情、餐飲業食物中毒等多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