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發佈首批區域協同地方標準 7月1日實施

  • 發佈時間:2015-06-02 07:13: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杜燕 楊靜怡  責任編輯:張少雷

  京津冀三地1日發佈首批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包括《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應用技術規範》、《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要求》,並將於7月1日實施。今後,三地還將圍繞環境治理、産業對接和交通一體化等重點領域,探索制定發佈實施更多區域協同地方標準。

  1日,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組織制定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應用技術規範》、《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要求》地方標準正式發佈。北京市質監局副局長姚娉介紹,在首都標準化委員會的協調組織下,作為落實《京津冀品質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具體措施,三地相關部門加強在標準化領域溝通合作,提出共同制定、分別發佈地方標準的工作意見,通過統一的實施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記者了解到,作為首批協同地方標準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應用技術規範》,考慮到交通及交通資訊化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作用。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全發在發佈會上介紹説,截至今年4月底,京津冀三地ETC系統聯網的覆蓋率已達到96%,遠高於全國水準。新標準的出臺將提高京津冀區域ETC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通行成功率,避免鄰道干擾和跟車干擾,同時新增遠端監控功能、網路監控功能等,提高系統對外地標簽的相容性,改善用戶體驗。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孟橋告訴記者,這一標準在未來的應用將十分廣泛,“除了高速公路,一些大型停車場的資訊化技術也在探索、建設、推行中,解決行車難、停車難的問題”。

  他介紹,該系統將逐步在停車場使用,持有ETC卡的用戶進入停車場就可直接完成收費,省去了停車排隊繳費的麻煩。“辦理ETC卡的用戶在京津冀兩市一省之間通行、停車將更加便捷、安全。”

  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和産業對接協作是京津冀一體化的三個重點區域,民生民計同樣是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作為首批地方標準之一的《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要求》,則是考慮到三地同樣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而制定實施的。

  《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要求》地方標準對臨床老年護理工作中常見的跌倒、墜床、燙傷、壓瘡、誤吸、窒息和管路滑脫等風險提出較為系統、完善、可行的防控要求,指導京津冀區域各級醫療機構開展老年護理常見風險的防控工作,適用於醫療機構中的老年護理常見風險的防控工作。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李彥梅表示,該標準的一些數據是通過調研2895例老人的生存狀況得出。目前北京60歲以上的老年比例超過20%,護理防控處於起步,標準處於空白,而老年人的跌倒、滑脫髮生率比較高,後果對老人健康等有很大影響,因此制定該標準,有很重要現實意義。

  她指出,該標準2009年開始編制,指導各級醫療機構開展防控工作,適合京津冀各級醫療機構規範醫院環境,提高護理人員的防護知識,降低醫療保健護理費用。

  北京護理學會秘書長李春燕表示,該標準的出臺與推進將完善醫療機構安全管理制度、規範護理行為,有效控制老年人風險事件的發生,保障老年人護理安全。

  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副主任楊振林認為,這次發佈的兩個地方標準只是個開始。“三地協同發展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包括在交通、環保、産業對接以及民生民計領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