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北京:地鐵執法隊將全面清理佔道擺攤

  • 發佈時間:2015-05-17 07:45: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5月1日,《北京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條例》正式實施,發廣告、乞討賣藝、佔用通道擺地攤等行為將被處以罰款。半個月以來,首支軌道交通執法隊“初探”地鐵內各種違法行為,發現環線的小廣告、乞討行為最多,東直門、國貿、雙井等站點的佔道擺攤現象嚴重。下一步,將對重點線路和站點進行嚴查,同時,對佔用地鐵通道擺攤的行為全面清理。

  數據

  執法半個月未開出一張罰單

  5月1日,《北京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條例》實施,首支軌道交通執法隊也正式上崗執法,對地鐵內發小廣告、乞討賣藝以及佔用通道擺地攤的行為進行處罰。截至5月15日,由於處罰細則尚未出臺,60余名執法人員未開出一張罰單,但制止違法行為124起。

  其中,制止在地鐵內玩輪滑22起,擺攤小商販11起,散發小廣告8起,乞討賣藝33起,翻越閘機5起,在安全通道內吸煙4起。另外,還制止乘客搶上搶下5起,在安全通道內疏解滯留乘客11起。記者注意到,除了制止違法行為,執法人員最多的工作內容便是為乘客提供指路諮詢等服務,半個月提供服務6800余次。

  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軌道交通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李海濤告訴《京華時報》記者,近期,執法人員搜尋了發廣告、乞討賣藝以及佔道擺攤等違法行為最多的線路和站點,下一步將制定詳細執法方案,分時段、分站點、分線路針對性執法。

  特點

  初一十五雍和宮乞討者多

  在乘坐地鐵過程中,遇到乞討者已不是稀罕事,乞討人分佈有怎樣的特點呢?根據近期執法情況,李海濤向《京華時報》記者透露了其中規律。

  “乞討人員10號線、2號線最多。”李海濤説,這兩條線是環線,全天客流量大,要到的錢多。環線沒有終點,不會被趕下車進入站臺,“進入站臺被地鐵工作人員或者執法人員查到的危險就大”。從站點分佈看,客流量聚集的北京站、北京西站等站點乞討者比較多。另外,每到農曆初一、十五,雍和宮站的乞討者數量倍增。

  據雍和宮地鐵站清潔工王女士介紹,每至上香日,雍和宮C口的通道上會站很多乞討者,“20米長的通道能站五六個人。”王女士説,地鐵工作人員會上前阻止乞討者乘地鐵,而且在通道內他們也會被驅離,但很快乞討者就會回來,一天有幾撥人來。

  >>措施

  建乞討者“黑名單”聯動監控

  目前,在北京地鐵線內行乞的人群相對固定,乞討者所在站點和線路也相對固定。“我的同事在一條線上碰上過三次同一個老太太。”軌道交通執法大隊二中隊郝宏濱説,執法隊建立了微信群,查到乞討者就把照片等其他個人資訊發送至群內,不少乞討者出現頻次很高。

  目前,處罰細則尚未出臺,執法人員只能勸離。郝宏濱説,此前,同事在1號線大望路站查到一對行乞的夫婦,執法人員要求其離開,但對方稱未行乞,要坐車到五棵松。執法人員只好跟隨對方一直到五棵松並把他們送出站。李海濤説,下一步將與地鐵工作人員聯動,建立乞討者“黑名單”,一旦發現其行蹤,執法人員立即跟進。另外,還要與民政部門合作,對行乞者進行處罰後,送至救助站。

  “估計他們不會配合,很多職業乞討者在乞討時走路顫顫巍巍,一瘸一拐,我們上前勸離,一下車跑得很快。”一位執法者感慨,之所以乞討者來地鐵,也是因為在這裡能要到錢。為維護正常的乘車秩序,執法人員希望,乘客拒絕向乞討者佈施。

  發小廣告者速度快難抓現行

  執法半個月,只發現8起發小廣告的違法行為。郝宏濱感慨,發小廣告的人“手法太嫺熟,出手太快,我們都趕不上啊”。

  記者曾一睹一位發廣告小夥子的神速,只聽“嚓嚓嚓”三聲響,眨眼工夫,三張“辦證”的小卡片便已塞在車門上。就在記者盯著車門看時,小夥子已走到下個車門前,“嚓嚓嚓”之後便又沒了人影。一位地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發廣告的人把一張廣告插入手環,用時不足1秒,10分鐘內就能從車頭髮到車尾。

  郝宏濱説,違法者在車上停留時間很短,執法人員力量不足,所以抓重點尤為重要。經過觀察,執法人員發現違法者一般在早高峰之前發,早晨6點多便開始行動。另外,晚高峰之前也會來一撥。從線路上看,10號線、2號線肯定是他們的“最愛”,因為環線中間不清客,廣告也會長時間待在車上。

  >>措施

  1萬元罰款或比拘留更奏效

  雖然被抓的違法者不多,但《條例》實施後,車輛內的小廣告數量下降明顯。記者從地鐵三分公司了解到,5月1日後,10號、2號、8號、13號線清理的廣告量,從之前的平均每天3萬張,下降至2萬張,下降33%。10號線降幅達到38%。

  李海濤提到,在軌道交通執法隊未成立前,公安局對違法者會進行處罰,一般三次被抓者給予拘留5天的處罰。“對於這個人群,可能罰款比拘留更奏效,按照《條例》規定,情節嚴重的人員最高可罰1萬元。”李海濤認為,軌道交通執法隊的成立對打擊發廣告違法者會有很大力度。

  不過,發廣告的群體相對龐大,而且線路不固定。執法人員在後臺監控系統看到有人在車廂內發廣告,即便10分鐘趕到現場,違法者可能已經離開,因此很難抓到現行。不過,車廂內的監控記錄能作為尋找違法者的線索,同時也能作為處罰的證據。未來,執法隊伍將擴編,平均每站2名執法人員或者輔助人員,屆時對違法者的震懾也更強。

  地鐵與商場連接通道擺攤多

  按照《條例》規定,在車站、車廂以及疏散通道設置攤點影響疏散的將被處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記者了解到,在東直門、三元橋、國貿橋、雙井、勁松等客流量大的站點,一些疏散通道幾乎成了小商品市場。

  日前,記者在東直門B口與C口連接的通道處,發現各種售賣襪子、發卡的小攤位,五六米寬的通道被佔據一半。一些賣玉米的攤主把箱子甚至堆在閘機出口處,有人買玉米時,出口的位置便被擋住。

  執法人員表示,從初步巡查情況看,的確有不少地鐵站的疏散通道被小商販佔用,尤其是商場和寫字樓周邊。有些地鐵通道直接與商場連通,這樣的地下通道佔用情況更嚴重,比如説國貿站、雙井站,基本成了小型服裝市場,安全隱患較大。

  >>措施

  全面排查佔用地鐵通道擺攤

  軌道交通執法隊未成立之前,城管在驅散站前廣場的攤位時,有時也會清理地鐵通道攤位,但城管的執法權主要在地面,因此,一些地鐵疏散通道長期被小商販佔用。

  李海濤説,執法人員在巡查中發現,與地鐵出口相連的通道有很多,其權屬各不同。執法隊只能對地鐵運營方所管轄的範圍進行執法,如果通道屬於與地鐵相連的商場,執法隊則沒有執法權。以雙井為例,由於商場通道與地鐵疏散通道相連,執法人員驅離攤販時,他們便躲進商場所屬的通道內,一旦執法人員離開,他們便從商場通道出來,搬進地鐵疏散通道內,“這種執法很難根除。”李海濤表示,目前,執法隊已啟動地鐵疏散通道的全線排查,權屬不清晰的通道先進行明確,屬於其他權屬的通道要與對方進行溝通,共同制定清理方案。“未來,執法隊作為專門隊伍進行排查清理,地鐵內設攤的行為也會得到改觀。”不過,李海濤也坦言,對於商販打遊擊的行為,執法隊也同樣面臨困難。

  京華時報記者黃海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