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消費體驗 > 正文

字號:  

地鐵漲價對乞討者"沒有影響" 4小時可收120元

  • 發佈時間:2015-01-09 08:3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廖書曼 康佳  責任編輯:時習

  

  地鐵2號線上的乞討者,票價上漲後他們仍然繼續著每天的地鐵乞討生活。

  12月28日,北京市民“2元地鐵隨便坐”的時代終結。北京地鐵、公交開始實行新票制,票價3元起步,最高可達9元。

  與此同時,北京地鐵出臺了單次乘坐站內限時停留4小時的“新規”。北京地鐵官方微網志發佈消息稱,限時4小時的條款主要針對以盈利、賣藝、散發廣告等為目的的行為。

  此輪“票價提高,時間限制”雙管齊下能否遏制地鐵內的乞討賣藝的現象?日前,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地鐵1號線、2號線、10號線等多條地鐵線路,一探其中究竟。

  殘疾證換票進站 坐車幾乎無成本

  晚上8點半,記者在西單站附近的1號線上遇到了來自陜西的兩名乞討者,他們一前一後拄著雙拐,向乘客討錢。其中一名乞討者有視力殘疾。

  他們告訴記者,他們進出地鐵站都是用殘疾證免費換票,地鐵漲價對他們“沒有影響”。記者查閱可領取福利票的7類人,盲人及一名陪同人員免票。

  朝陽門地鐵站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乘客只要出示殘疾證就給他們換票進站,並不會留意是否是乞討者。“從外表也不好分辨。”這名工作人員説。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還碰到過一個左腿截肢的乞討者,他來自內蒙古,每天都會從1號線蘋果園站進站乞討。 “工作人員都熟悉了,一般地鐵管理人員也不會管。出站的時候,也找熟悉的工作人員。如果一站沒有熟悉的,就換一站再出站。”

  4小時限制影響甚微 乞討時間足夠用

  早在北京地鐵2元時代,呼籲限制乘車時間,防止乞討賣藝者一呆一整天只付起步價的聲音就不絕於耳。12月28日,北京地鐵新票制實行後,一張地鐵票的“有效期”是4小時,一旦超時,需要按單程最低票價3元補交車費後才可出站。

  但是,4小時的時限對乞討者仍舊影響甚微。

  在2號線積水潭和建國門間乞討的兩名乞討者每晚18:00點出門,22:00點回家,一晚上可以跑十五、六趟車,同站進出的地鐵票價僅上漲1元錢。

  為了解他們的實際收入,記者跟隨他們跑了一趟車,他們共討要到8元。以每趟車平均討到8元推算,一晚上乞討收入可達120元。上漲的1塊錢,據他們説是“基本沒影響”。

  他們告訴記者:“上下班高峰時期人那麼多,擠都難擠得上去,更別説討錢了。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出來討幾個小時。”

  

  一位乞討者向記者展示他的殘疾人證,一張這樣的證件最多可以換取兩張免費地鐵票。記者 張炎良攝

  乞討者花樣百齣 辨真假需要“火眼金睛”

  放音樂、唱歌、吹口琴、背孩子、殘疾人……地鐵上的乞討者可以説“花樣百齣”。而這些拄著雙拐,顫顫巍巍行走于各趟列車之間的殘疾人,是“真殘疾”還是“假丐幫”?

  在採訪中,記者遇到兩名拄著雙拐的乞討者,其中一名乞討者在1號線兩節車廂連接處的空隙裏,足足站了兩站路。

  記者親身體驗在兩節車廂連接處站了1站路,車廂連接處不時發出鋼鐵碰撞的聲音。伴隨著搖晃,記者也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

  在2號線,記者還發現一個盲人乞討者,雖然跟在陪伴者身後,但是在建國門下車換乘的空當,腳步突然加快,跟著陪伴者迅速登上另一趟列車。

  面對數量眾多的乞討者,乘客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辨別真假,防止自己的愛心被遊手好閒者利用。

  “給錢的”越來越少 乞討者也要“拜師學藝”

  在採訪中,不少乞討者告訴記者,雖然地鐵票價上漲沒有對他們造成大的影響,但是他們確實感到地鐵上“給錢的人少了”。

  在1號線上的陜西乞討者在與記者交談時,不時詢問記者,是不是照片被人發到了網上,導致現在很多人不給他們錢。“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他告訴記者説。

  而內蒙古的乞討者,之前只在地鐵上賣唱,但面對越來越少的“給錢的”,他也正在琢磨著新的辦法。“只唱歌討錢很難,正在自己摸索學吉他賣藝。”他告訴記者,希望邊彈邊唱能讓收入再多起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