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山東響應43號文:不救助不兜底市縣級政府債務

  • 發佈時間:2014-12-20 10:1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山東省最新公佈《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對市縣級政府債務實施“不救助”的原則,這也是國務院出臺43號文規範地方債之後首個提出此理念的省級政府。

  “誰舉借、誰使用、誰償還” 山東要“見死不救”

  山東省要求對市縣級政府債務實行不救助原則,市縣級政府要按照分級負責和“誰舉借、誰使用、誰償還”原則,落實償債責任和風險防控責任。如果市縣級政府出現償債困難,要通過控制項目規模、壓縮公用經費、處置存量資産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償還債務,確實不能自行償還時,要及時啟動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和責任追究機制。

  目前,全國地方債數額每年增長的同時,風險也隨之加大,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之一。財經評論員,經濟學家馬光遠分析,山東的做法和國務院43號文提出的,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債務實施不救助原則相一致,這會是未來地方政府處理地方債的主要形式。

  馬光遠:層層落實責,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主體,承擔明確的責任,我覺著這是未來把責任落到實處的最好的辦法。

  讓“好的政府”借錢不難,“差的政府”很難借錢

  馬光遠指出,此前,各級地方政府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大肆舉債,根源在兩點:一是官員借多少錢根本不用考核和約束,二是地方政府相信如果還不了,中央政府一定會還。如果以後中央對地方政府的新增債務真正能做到“見死不救”,誰的孩子誰負責,對於規範地方舉債行為,無疑會起到極大的約束作用。

  馬光遠建議,可以引入市場化的競爭機制,讓機構對地方債券進行評級,地方政府發債的問題就由政府信用演化成市場信用,最終形成一個局面:好的政府借錢不難,差的政府很難借錢。

  馬光遠:新的辦法主要還是針對新增的債務怎麼辦,要一刀切,誰借的誰還,責任主體明確。一旦出現超過地方政府償還能力的債務,恐怕也得用市場化的辦法,比如怎麼樣搞債務重組,跟債務人怎麼樣談判。每一個債務人也要有風險意識,也就是以後給政府借錢,也有可能打水漂。地方政府總是違約,信譽不好,發債要麼發不出去,要麼成本很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