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北京地鐵調價方案:計程票制將終結“2元時代”

  • 發佈時間:2014-10-13 19:50: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軌道交通的起步里程設計在3或6公里,票價2元或3元;地面公交的起步里程設計在5或10公里,無打折或打折後票價1元;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價格全面實行多乘坐多付錢的計程票制……”13日,北京市公交票價調整兩套聽證方案正式對外公佈,值得關注的是,兩套方案均以計程票制為基礎。

  “票價改革,普通老百姓非常關心。”在北京市一家風電公司工作的“80後”于鑫表示,在北京,公共交通是百姓出行的主要方式。市區面積大,早晚高峰交通擁堵,而公共交通四通發達的網路覆蓋和低廉的價格,是出行的最佳選擇。

  北京此次票價調整受到各界關注。來自北京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公開徵求意見僅18天就收到2.4萬人提出的4萬多條建議。

  經過對多方意見的反覆研究,北京市發改委公佈的方案以計程為基礎,以軌道交通為例,一個方案的起步價每人次2元(3公里內);另一個方案起步價3元(6公里內)。在兩套方案中,里程加價採用遞遠遞減原則,從3公里或6公里加價1元,到最長18公里或20公里加價1元不等。

  在地面公交價格方案中,一個方案是起步5公里內每人次1元,取消普通卡優惠;另一個方案是起步10公里內每人次2元,普通卡刷卡5折優惠。

  “按照新的方案,我每天出行成本大約在10元至12元之間。”在北京市復興門一帶工作的李悅寧告訴記者,從自己家所在地的大興西紅門到復興門之間,按照最少換乘計算,從4號線換乘1號線,大約里程在18.2公里。按照方案一,她的單次車票費為6元,方案二則為5元。儘管較兩元時代有所上升,但仍在她的承受範圍之內。

  同時,軌道交通的兩套不同方案,對短途乘客也有不同影響。家住南禮士路的李楠在軍事博物館附近上班,兩站地鐵間距離大約在2.5公里左右。按照方案一,他要支付的票價為2元,按照方案二票價則為3元。

  “方案一的起步價與現行票價水準相銜接,但加價計費里程相對精細,中長途乘客費用相對較高。而方案二適當提高了起步價格,但加價計費里程較為簡單,平均票價水準相對較低。兩套方案均以計程票價為基礎。”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説。

  “我最關心的仍然是票價調整之後,地鐵的客運量能不能降下來。”在西城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小梁坦言,家住高米店北的她,為了躲避4號線的早高峰,寧可每天早起1小時搭丈夫的車。票價提高後,服務品質是否改善,能否一定程度緩解人流,這些票價調整的初衷能否實現值得關注。

  來自北京市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以軌道交通為例,根據第三方仲介機構前期對軌道交通乘客的抽樣調查數據,票價調整後,12.4%的受訪者表示將轉乘地面公交出行。同時,根據以往歷次價格調整情況,票價調整後在一定時期內會減少10%左右的客流。

  與此同時,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在發佈會上表示,將不斷推進對於地鐵衛生間的改造工程,強化對於散發小廣告和乞討賣藝人員的清理,給乘客一個更好的乘車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價格調整方案增加了軌道交通票價優惠政策。在每自然月內,乘客乘車使用一卡通支出累計滿100元後,超出部分給予8折優惠;滿150元後,超出部分給予5折優惠。

  據了解,在聽證方案中,票價調整後的北京公共交通價格,軌道交通平均每人每公里0.29元,與上海基本相當,略低於廣州、深圳等地;按照2013年路網實際統計的乘客乘坐情況測算,軌道交通兩個方案單次票價在6元以內的乘客均佔90%以上;乘客月平均支出約佔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5.3%左右,這低於2007年票價改革前7%的水準。

  “到底採取哪套方案,公佈的方案是否還有完善的可能。希望之後的聽證後能夠給市民一個更加詳細的闡述。”市民郭越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