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航空物流 > 正文

字號:  

北京發改委解讀票價調整 兒童免票身高擬漲至1.3米

  • 發佈時間:2014-10-13 15:55: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市發改委解讀票價調整 公共財政仍承擔50%以上的投入責任 保持特定人群優惠政策 同時——

  兒童免票身高擬漲至1.3米

  對於票價調整,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上午進行了解讀。

  據介紹,此次公共交通價格調整方案的制定主要體現了3個原則:堅持公益性、公平性;堅持安全性、便捷性;堅持可承受性、可持續性。

  價格調整後,公共財政仍承擔50%以上的投入責任。同時,軌道通勤優惠折扣最高5折,地面公交仍實行普惠票價。

  在繼續保持特定人群優惠政策的同時,考慮兒童身高普遍提高的實際狀況,兒童乘車免票身高擬由1.2米提高至1.3米。

  此外,本市還將建立一個綜合評估機制,五年左右要對票價進行總體評估。

  體現公益性、公平性

  公共財政仍承擔50%以上投入

  按照兩個提交聽證會討論的方案,軌道交通平均票價水準在4.3元或4.4元左右,地面公交平均票價水準在1.3元或1.5元左右,與目前本市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完全成本比,公共財政仍分別承擔著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總成本的50%左右和62%左右。

  在軌道交通方面,公共財政承擔主要建設投入及大部分設施的更新改造任務;在地面公交方面,公共財政承擔著場站、車輛更新及部分其他運營成本。

  從乘客負擔水準看,票價調整後,乘客支出確實將有所增加,支出增加的幅度將根據乘坐的頻次及距離的長短有所差異,符合多乘坐多付費的規律。

  在乘客平均負擔水準的安排上,把握了兩個不高於:平均每人每公里價格(平均運價率)不高於國內同類城市價格水準,月平均支出佔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高於2007年票價改革前的相對價格水準。

  具體來看,聽證方案中軌道交通的平均運價率約每人每公里0.29元,與上海基本相當,略低於廣州、深圳等地;按照2013年路網實際統計的乘客乘坐情況測算,軌道交通兩個方案單次票價在6元以內的乘客分別佔92.69%和94.34%;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軌道交通,每月22個工作日測算,乘客月平均支出約佔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5.3%,低於2007年票價改革前7%的水準。

  聽證方案中兩個地面公交的平均運價率分別為每人每公里0.19元和0.16元,均低於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地面公交兩個方案單次票價在2元以內的乘客分別佔88.43%和93.86%;按照平均每天2次地面公交出行(共需乘坐3條公交線路),每月22個工作日測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別佔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2.8%和2.4%,不高於2007年票價改革前3%的比例。

  同時,軌道通勤優惠折扣最高5折,地面公交仍實行普惠票價。

  兒童免票線擬提高到1.3米

  軌道交通繼續給予離休幹部、解放軍士兵、武警士兵、傷殘人民警察、盲殘人士、殘疾軍人、見義勇為人員7類特定人群免票優惠政策。地面公交繼續給予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殘疾人、離休幹部、解放軍士兵、武警士兵、傷殘人民警察、殘疾軍人、見義勇為人員8類特定人群免票優惠政策,同時,繼續給予學生半價優惠政策。

  提高兒童乘車免票線標準。考慮兒童身高普遍提高的實際狀況,本次將兒童乘車免票身高由1.2米提高至1.3米。

  低收入人群

  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將綜合測算公共交通票價調整對低收入人群的支出影響,在當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險金、最低工資標準等社會保障相關待遇標準調整時予以補償,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水準不受影響。

  體現安全性、便捷性

  保持地上地下合理比價關係

  軌道交通運作速度快、準點率高,而地面交通覆蓋面廣、線路通達性強。

  所以在票價設計上,使地面公交承擔更多的普遍服務責任,同時引導大家選擇地面公交出行,實施提高地面公交準點率、提高通行速度等措施。

  在聽證方案中,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的平均票價水準安排在每人次1.3-1.5元和每人次4.3-4.4元左右,比價關係在1:3左右,保持一定的比價關係,體現出兩者不同的特點和功能。

  引導短途出行選擇地面公交

  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引導短途出行選擇地面公交,中長途出行選擇軌道交通。

  目前地鐵乘客出行距離在5公里以內的約佔10.8%,10公里以內的約佔32.7%,短距離出行佔比較高,因此,在聽證方案中軌道交通的起步里程設計在3或6公里,票價2元或3元;地面公交的起步里程略高於軌道交通,相應加大至5或10公里,票價1元,地面公交起步里程長于軌道交通,起步價格也顯著低於軌道交通,以引導短途出行更多地選擇地面公交。

  實現城鄉一體、同城同價

  實現城鄉一體、同城同價,推動線網優化調整,促進便捷出行。

  目前,地面公交中市區與市郊線路之間票價不統一,計費方法不統一。

  例如:計程票制中,市區線路按12公里1元起價,每增加5公里加價0.5元計價,而市郊線路有按10公里1元起價,每增加10公里加價1元計價的,還有按10公里2元起價,每增加5公里加價1元計價的。

  一方面不利於城鄉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也帶來同線同程價格不一,乘客有意見,加大了線路優化調整難度。

  因此,在聽證方案中將地面公交現行市區和市郊的四種票制票價,合併計程票制票價,實現同城同價、城鄉一體,以促進線網的優化調整,方便出行。

  體現可承受性、可持續性

  動態評估約5年一次

  為提高定價政策的透明度,參照國內外票價管理經驗,建立一個公共交通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核心是讓公共交通價格逐步反映運營成本變化情況,理順價格機制,避免價格矛盾積累。

  建立一個調價公式,開展票價年度評估,相機進行動態調整。

  調價公式主要考慮公交企業總成本中扣除資産折舊類費用後可變成本,即人工成本、動力成本以及維修、管理等可變成本的變動情況,依據各項成本在可變成本中的權重,計算這些成本變化對現行票價的影響,測算票價調整水準。

  如果需要進行調整,相關調整方案將經過第三方機構專項評估,進行充分地研究論證,並報市政府審定後公佈實施。

  同時,公式中設置了調整上限,年度調整幅度不高於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避免對乘客支出産生較大影響。

  建立一個綜合評估機制,每5年左右要對票價進行總體評估,根據公共交通定期成本監審數據、城市交通發展狀況、社會可承受能力等因素,對調價公式和票價政策進行總體評估,適時進行系統調整,經過價格聽證會聽證,並報請市委、市政府批准後公佈實施。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明確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定價政策的公開透明,有利於及時反映成本變化情況,及時疏導價格矛盾,符合市場機制發展要求,對增強行業發展活力及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其他亮點

  地鐵完全成本8.56元/人次

  公交完全成本3.46元/人次

  根據《價格法》和國家有關規定,政府定價應當開展價格成本調查。成本監審具體工作由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成本調查機構組織實施。

  2014年初,市發展改革委成本調查隊組織專門的成本工作小組,並聘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輔助,對本市公共交通運營企業2013年度成本進行了審核。

  此次成本監審工作涉及公共交通運營和資産管理共計81家核算機構,歷時半年多的時間。

  成本調查隊在企業填報數據的基礎上,按照定價成本指標體系對企業財務成本項目進行重新歸類,按照合法性、合理性、相關性原則對企業填報成本中的非主營業務成本、有其他收入補償的成本、與主營業務不相關的成本等都進行了剔除和調整,最終確認運營企業的成本,形成了最終定價成本。

  2013年軌道交通完全成本每人次8.56元,扣除洞體等土建折舊的成本為每人次6.98元;地面公交完全成本每人次3.46元,扣除場站折舊的成本為每人次3.43元。

  成本監審報告 首次主動上網公開

  在歷次價格調整過程中,成本始終是社會和聽證會參加人關注的問題。

  現行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規定,在聽證會舉行15日前要向聽證會參加人送達定價成本監審報告,但未要求向社會公開。因此,以往成本監審報告僅提供給聽證會參加人。

  今年上半年居民水價調整時,國家規定要公開相關企業成本。

  這次在公佈價格聽證方案的同時,發改委首次主動將公共交通價格成本監審報告同步向社會公開,在本市及全國都屬首次。

  積極推動企業成本公開,一方面是便於廣大公眾更好地了解、監督企業成本和發展情況,另一方面是要推動企業進一步規範成本核算,加強成本控制。

  需要強調的是,政府定價成本監審主要依據價格方面的法律法規,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加強對企業成本的監督審核,確保成本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企業成本 推動每年主動公開

  為了讓公眾更好地了解、監督企業成本和發展情況,今後,發改委還將定期開展公共交通企業成本監審,並推動公共交通運營企業建立企業年度運營收支情況公開制度,每年通過其網站對外公佈經審計的運營收支情況。

  優待憑證 將向刷卡計次轉變

  票價調整後,有關部門還將加強特定人群免費乘車服務管理。保持並切實落實特殊人群的各項公交優待政策,確保“應享盡享”;通過證件(證卡)與公交一卡通相結合,實現憑證驗證向刷卡計次轉變,並進一步提高準確管理和精準服務水準,防止特殊人群公交優待被冒用、盜用、濫用。

  例如,完善優待對象數據庫,通過與殯葬資訊、政策退出等相關數據相對接,防止優待卡被冒用、盜用;設定優待卡的有效期,期滿後經審核後再次激活方可繼續使用;爭取公交一卡通充值點、地鐵站點隨時可對超出有效期的優待卡進行鎖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