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年均增速不低於6.5% 新動力在哪兒

  • 發佈時間:2015-12-09 16:3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年均增速不低於6.5%,這是未來5年中國經濟設定的發展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五”規劃建議説明中,明確對6.5%的經濟增速底線問題進行了具體量化分析。

  這一速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無論是從“GDP翻一番”來看,還是按照“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翻一番”的要求,“十三五”期間經濟年均增速至少也要達到6.5%。

  不過,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經濟舊動能消退的背景下,擁有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量的中國要實現這一增速也不易,必須啟動新的發動機進行推動。

  新華社記者近日結合“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新舉措,來到城鄉基層,走進一線企業,訪問經濟學者,感知中國經濟的新動力。

  【發動機之一】“新産業”以“幾何式增長”添動力——數萬億級新興産業將涌現,體育文化、健康養老等服務業快速躍升

  科幻名作《三體》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外星系歌者在星際空間中投擲了一片透明的“二向箔”,隨即爆發出驚人能量……

  眼下在地球上,一種極薄透明、能量巨大的“石墨烯”神奇新材料,也躍入公眾視野。未來石墨烯制的手機可能像房卡一樣薄,電源“秒衝”時代將不再遙遠……因具有極強導電性、硬度等特性,石墨烯在工業中幾乎“無所不能”。

  站在風口的新産業,往往會有“幾何式”增長。在新一輪産業升級和科技革命大背景下,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一批新産業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發動機。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加快突破新一代資訊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等領域核心技術,支援節能環保、生物技術、資訊技術等新興産業發展。

  新産業往往會釋放巨大動力。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董國材舉例説,像常州市碳元科技公司生産的石墨烯導熱材料,已被廣泛應用在智慧手機上,銷售額3年內就從600萬元“爆髮式”增至2億元以上。

  記者在江蘇常州採訪了解到,這裡已集聚起50多家石墨烯企業,形成了一個國家級的石墨烯産業基地。“在石墨烯産業研發科技上,我國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董國材説。

  當前,我國正著力強調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從主要依靠土地、資本等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帶動經濟增長轉變,新産業、新技術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綦成元近日説,“十三五”期間要加快將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帶動形成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字創意等5個“十萬億級”新興支柱産業。

  與房地産、鋼鐵、汽車等傳統産業呈現發展的“天花板”不同,今後5年,現代服務業、文化産業等將得到迅猛發展。

  當前,我國服務業雖已成長為國內生産總值的“半壁江山”,但距離世界發達國家服務業80%的佔比,仍有相當大的潛力。“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表示,“十三五”要關注新的消費增長點,在滿足産品消費的基礎上,重點轉向包括旅遊、養老、休閒、體育、文化娛樂等領域的服務消費。

  “目前我國電影票房以1天1億元的速度在增長。”浙江華策影視集團總裁助理王穎説,中國已到了文化等産業大發展的階段,這是老百姓對文化藝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所決定的。

  “文化産業、健康服務業等産業,對杭州前三個季度GDP貢獻率超過58%。未來5年,服務業將繼續保持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的態勢。”杭州市發改委服務處處長曹金柱説。

  業內預測,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規模將超過北美。今後5年文化産業佔GDP比重將超過5%,規模達5萬億元,成為支柱性産業。

  與此同時,體育産業也在急速崛起,業界預測到2025年規模將由目前約1萬億元一舉超越5萬億元;養老業、旅遊業等規模也在迅速增長……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近日預測,今後文化、體育和旅遊等行業將有大發展。

  僅以體育産業為例,萬達、阿裏、樂視等行業巨頭近來紛紛成立體育公司,試圖從這片藍海中搶佔先機。

  【發動機之二】“新格局”多維度拓展經濟空間——城鎮化推進、區域和人口發展戰略將改寫經濟版圖

  在貴州遵義務川廟壩村,40歲的馮勝書種著18畝茶園、10畝辣椒,靠著每年十余萬元的收入,她家已有二層小樓,未來幾年還想換個“四個圈圈(奧迪)車”。“我們要過城裏人的生活。”她説。

  在江蘇徐州睢寧沙集鎮,有“淘寶第一村”名號的東方村幾乎家家都開網店,村裏的街道也被冠名為“淘寶路”“天貓路”……最近4年來,村民年平均收入翻了一番。

  從北疆到南陲,從沿海到西北,中國城鄉面貌時刻發生著改變,新型城鎮化成為發展的助推器。

  目前我國城鎮化率約為55%,但在發達國家城鎮化率一般超過80%。“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快落實使1億左右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戶的目標。

  “提高城鎮化率能有效擴大消費需求,也能較快帶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資。”經濟學者鄢一龍説。據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能增加1000萬城市人口;而每增加1名城市人口,基礎設施投資至少需要10萬元。

  按照中央部署,未來5年我國還將通過産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兜底脫貧等過硬、管用的舉措,到2020年實現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

  “過上好日子是老百姓的嚮往,脫貧致富就是生産力。”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縣長肖淩秋説。當前,最大限度改善貧困人口生産生活條件已是貧困縣的一項“軍令狀”。

  如果説城鎮化極大縮短著城鄉“鴻溝”的話,那麼區域發展的經濟軸帶也加速開拓增長“空間”——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

  按照“一帶一路”戰略,未來10年中國同沿線國家的年貿易額有望突破2.5萬億美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加速推進,中國及周邊沿線地區的廣闊市場呼之欲出。

  與此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突破行政區劃,形成區域新的增長極;長江經濟帶橫亙東中西,構成中國經濟的脊梁。

  記者在江蘇、重慶等地採訪了解到,當前長江經濟帶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城市群中心、沿線高鐵、現代産業走廊等舉措正緊鑼密鼓推進。有機構預測,未來5年將撬動數萬億元的投資大市場。

  “巨大的區域發展差距,為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提供了縱深空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副部長王軍説。

  區域打開增長“空間”,人口戰略調整催生新的“紅利”。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説,這一舉措短期將直接帶動住房、教育、健康等消費需求,長期看對經濟增長的正效應更為顯著。“新增人口進入勞動年齡後,將使經濟潛在增長率提高約0.5個百分點。”

  【發動機之三】“雙創”提供恒久動能——日均新登記企業超1.1萬家,創業創新將成為增長新引擎

  在廣州凱得創夢空間,2014年創辦的廣州易叮智慧科技公司正以3個月為週期,不斷迭代WIFI智慧電熱水壺産品。公司已獲得250萬元天使輪融資,估值近千萬元。

  伴隨頻出的支援創業政策,各種模式眾創空間如雨後春筍,不少顛覆性企業迅速成長。“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065.5萬戶、註冊資本20.7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5.8%、40.9%,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達1.16萬戶。業內測算,前三季度創業創新有望拉動GDP增長約0.5個百分點。

  在杭州夢想小鎮創業基地,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已入駐創業項目410余個,目前獲得百萬元以上融資的50個,新三板掛牌公司1家。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陳時忠説,入駐這裡後,創業階段基本不收稅,租房、用電等還有補貼。“我們負責陽光雨露,他們負責茁壯成長。”

  前不久的《經濟學人》雜誌刊文稱,中國這些(創業)的民營企業是充分利用新技術的創新者,是經濟“繁榮的發動機”。

  創業得益創新,創新釋放活力。

  令人矚目的是,“十三五”規劃建議鮮明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論斷。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國家層面在認識上的重大突破。

  作為全國首個以城市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圳市,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達8.7%,並呈逐季增長態勢。

  深圳發展後勁十足的秘訣,正是源於創新驅動。今年前10個月,深圳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超過4%,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兩倍,新增認定82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動佈局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超過150項。

  而隨著中國製造2025等創新戰略的推進,傳統企業潛力也得到全新發掘。在創維集團,自動打鏍釘機等自動化設備的應用,使年生産效率提高20%;在海爾集團,互聯工廠的探索正顛覆著傳統規模製造……

  “富士康向左走,華為向右走”——在深圳坂田的高速公路出口有這樣一個指示路牌,似乎隱喻了兩條不同的産業路線:一個以勞動密集型知名,一個以強化創新著稱。

  “華為公司已在海外16個城市建設有研發機構,在全球累計申請76687項專利。”華為公司創始人兼CEO任正非説,相比去年實現銷售額2882億元,預測在2019年銷售額將再有一倍多增長。

  “未來5年,科技創新這個發展的強大‘新引擎’將會加速發力。”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宋衛國説。

  【發動機之四】“新機制”激發潛在後勁——全面深化改革將貫穿始終,供給側改革增強發展動力

  “前海2020”——藍色的大字鮮明標注在深圳前海自貿區規劃展示廳上:到10月底,前海蛇口自貿區註冊企業累計超過6.1萬家。

  “按照規劃,到2020年前海每平方公里GDP將超過100億元。”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介紹,前海將成為國內單位面積産出最高的一塊土地。

  以自貿區制度革新為代表,改革激發了新一輪經濟活力。未來5年,全面深化改革這條主線將貫穿始終。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表示,要實現未來經濟增長目標,最根本要解決發展動力機制的轉化問題。新動力機制一方面是來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來自於科技創新。

  “供給側改革”是當前經濟政策的高頻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已明確提出,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徐林舉例説,按照中國目前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文化娛樂消費支出佔整個消費比重本該在20%左右,但實際上城市僅為8%多一點,農村只有4%,跟世界平均規律性支出比例有很大差距。“我國升級、高品質的消費需求,在現有體系下還沒有得到很好釋放,因此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簡政放權是供給側改革、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廣西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裏幾十個公章變成一枚專用章,報批材料從230多份減少到80份,審批從300多天減少到20多天。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本屆政府從成立到9月底,已取消和下放586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提前完成取消和下放1/3以上審批事項的預定目標。據測算,每年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近千億元。

  金融體制改革也將提速,更好發揮為經濟“造血”功能。“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我國將加強統籌協調,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

  深化國企改革將增強經濟的驅動力。“未來5年,是國企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的5年。”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國企改革在“十三五”期間肩負重要使命,新一輪國企改革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

  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正在全面推開。今年10月,中航工業集團旗下中航動力、成發科技、中航動控公司同時發佈公告稱,正制定中航工業下屬航空發動機業務的重組整合方案,引發國內外的關注。

  業內人士預測,此次改革重組將強化提升航空發動機項目。“以高鐵、大飛機、航空發動機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的戰略地位,將隨著改革進一步凸顯,培育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

  “經濟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新動力也將逐步形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余斌表示,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在中高速增長平臺上保持穩定,完全有條件保持6.5%的增速。(執筆記者:張旭東、于佳欣、許晟;參與采寫:屈淩燕、劉巍巍、朱國亮、黃筱、趙瑞希、高皓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