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增速底線為何是6.5%

  • 發佈時間:2015-11-11 14:20:18  來源:中青線上  作者:王仁貴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佈後,國務院將以建議為依據,制定“十三五”規劃綱要。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組織召開“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指標專題座談會。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聽取專家學者建議,更科學、更合理、更可操作地設定“十三五”時期的目標指標。

  其中,預期增長速度是重要指標之一。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經濟增長目標的重要,還緣于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翻一番的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説明中也對此作了説明。

  從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

  從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

  這正是中央要求要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戰略考量。

  從另一個方面看,追求高速度增長,也是不太現實的,至少在新舊增長動力轉換的“十三五”期間,不能抱過高期望。

  未來一個時期全球經濟貿易增長將持續乏力,我國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放緩,形成新的市場空間需要一個過程。在經濟結構、技術條件沒有明顯改善的條件下,資源安全供給、環境品質、溫室氣體減排等約束強化,將壓縮經濟增長空間。而産能過剩化解、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實現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過去在設定預期增速時,速度多少不是一個需要一次次討論的問題,決策者要考慮的是,增長速度不要太快了,否則資源環境承載不了。發展了經濟污染了環境是要不得的。現在卻有了很大不同,發展品質是一貫的追求,除此之外還不得不考慮的是,經濟如何保持平穩健康增長。換句話説,過去沒怎麼顧及的增速,現在則必須要綜合考量了。

  如此背景下,“十三五”到底多少增速比較好呢?從多個機構的預判來看,經濟增速在6.5%~7%之間是比較合理的,最終將增長目標確定在這個區間的上限或下限都是有可能的。

  總之,“十三五”時期要強調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把“提質增效”作為發展的主旋律,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力求做到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多重目標的統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