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新華社:打好關鍵領域的農村改革攻堅戰

  • 發佈時間:2015-11-03 18:34: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日前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是對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的頂層設計,也是對關鍵領域的關鍵部署。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基層黨建等領域,涉及農村多種所有制經濟主體。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深化農村改革將聚焦農村集體産權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業支援保護制度、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和農村社會治理制度等5大關鍵領域,攻堅克難、協同推進、改出實效。

  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是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制度基礎,事關農村集體經濟興衰和億萬農民切身利益。當前農村集體資産歸屬不清、權責不明、保護不嚴、流轉不暢等問題日益突出,已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勢在必行。深化農村集體産權改革,要著眼于加強對農村集體産權保護,激活農村各類要素潛能,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産權關係清晰、利益分配共用、要素配置優化、治理結構完善的有效實現形式。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集體土地所有制是農村集體經濟存續的基石,是社會主義農村經濟的根本特徵。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不是一分了之、吃集體經濟的“散夥飯”,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要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穩定。

  農業經營體系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核心和基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業生産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深刻變化。“誰來種地、誰來建設現代農業”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圍繞推動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加強農民合作社規範化建設、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培養職業農民隊伍、健全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的監管和風險防範機制、推進農墾改革發展和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符合國情和發展階段的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支援保護制度是現代化國家農業政策的核心,也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農業要發展,投入是關鍵。我國農業發展底子薄,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欠賬多,目前的支援保護力度還不能滿足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需要。為保證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保證農業産業安全,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的支援保護。要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完善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調控制度,通過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農業補貼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調整改進“黃箱”支援政策,逐步擴大“綠箱”支援政策實施規模和範圍,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

  當前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期。儘管統籌城鄉發展邁出重大步伐,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保持縮小勢頭,但農村發展滯後、城鄉發展差距過大的問題依然突出。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基本方針,努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儘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要圍繞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規劃體制、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建管機制、推進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協調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加快拆除城鄉二元結構利益藩籬,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堅持黨政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協同的原則,圍繞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準,加強鄉鎮服務型政府建設,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各類經濟、社會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組織民主制度,形成有序、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