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徵信的商業邊界在哪?
- 發佈時間:2015-09-28 19:41:50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王斌
芝麻信用的快速安檢行銷方式昨日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關於徵信的一系列問題引發了公眾思考——什麼是徵信?徵信的商業邊界在哪?傳統徵信的資訊收集原則與網際網路徵信有沒有本質區別?徵信能否商業化呢?
理論上講,由於機場的快速安檢通道是稀缺資源,因此使用需要支付成本。這個成本是自己付還是第三方付,對快速安檢這個場景來説沒有區別,但對與你發生業務往來的第三方有區別。自己付,意味著第三方不能與你做生意,失去一個商業機會;第三方付,顯而易見,這是你願意合作而得到的報酬。
類似的情況,在金融産品的行銷中其實很常見,比如私人銀行、高端信用卡等。金融機構經過週密的成本核算,為你提供它們的商業機會敲定價格。而考慮到競爭因素,市場後來者往往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所求無他,只為贏得更多客戶,或刺激已有客戶提供更多機會而已。
這是徵信嗎?不是,從本質上講這是行銷。在引發市場爭議的場景中,因為只有芝麻分達到一定標準的使用者才能使用快速通道,所以其對客戶給出的刺激無非有以下兩個:首先是怎樣贏得一個足夠高的芝麻分?其次,如果分不夠怎麼辦?假如相關的增值服務有足夠誘惑力,會不會有逆向選擇的風險?
之所以説這不是徵信,更關鍵的原因是用戶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自我增信。按照規則,一個好的芝麻分要從身份特質、行為偏好、人脈關係、信用歷史和履約能力這五個方面去努力。而一切努力的基礎,則是要有一個支付寶賬戶。顯而易見,假如螞蟻金服是一家銀行,支付寶是基礎賬戶,一個高的芝麻分意味著你是這家銀行的貴賓客戶。前述的增值服務,只不過是傳統銀行貴賓客戶行銷模式的另一種縮影而已。
這樣的自我增信迴圈在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層面有意義,因為它符合商業最大化原則,但在徵信層面毫無意義,因為它扭曲了基礎數據的形成規律。做過大數據風險管理的人都知道,客戶的正常數據其實是沒有價值的,損失數據和其變化規律才是核心價值。任何改變損失數據暴露規律的因素,都是風險管理必須遮罩和考慮的噪音。而徵信系統,從本質上講其實是一個社會的風險識別系統,怎樣及時有效甄別不正常數據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精確地給不正常行為確定懲罰標準,以杜絕其再次出現。
那徵信是否就不能商業化呢?也不是,只是在基礎數據的收集層面不可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都要通過立法來確保資訊來源準確的原因所在。理由很簡單,一家銀行的優質客戶,只能證明其在這家銀行的服務範圍內違約風險很小,並不代表他在社會的其他領域裏,也有同樣良好的信用記錄。這一點,無論是傳統徵信還是網際網路徵信,是沒有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