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世界經濟新常態是“宅”出來的嗎

  • 發佈時間:2015-07-20 07:59: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世界經濟新常態的核心是“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持續走低。若把世界經濟比作一艘遊輪,潛在增長率便是其正常航速。船長能駕駛它進行高速或低速行駛,實際經濟增長率亦能高於或低於經濟潛在增長率。世界經濟新常態,形象地説,便是增長的引擎出了問題,船長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世界經濟的引擎出了什麼問題呢?我們不妨提出一個新假説,關注一下供給,特別是勞動供給。

  一般的宏觀模型二分人的時間:或者用於工作,或者用於休憩。這種簡化忽視了消費也需要時間。事實上,許多消費有很強的時間屬性,例如電視、遊戲、網路視頻、瀏覽網頁等等,這些都是“時間殺手”。我們看筷子兄弟的《小蘋果》MTV,看一遍用掉六分鐘,兩百多遍用掉一天。近期的技術進步使得強時間屬性的消費品價格快速下降,甚至免費,這對勞動力供給形成了非常大的壓力。

  首先,工人的勞動時間下降了。舉例來説,以前農民工一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但是現在只願意工作八小時。究其原因,以前,他們來城裏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外出消費的話,無論餐廳還是KTV的價格都讓他們難以承受。現在,年輕的農民工幾乎人手一部智慧手機,八小時外可以打遊戲、讀小説、聊微信。

  其次,勞動時間即使不變,有效勞動時間也下降了,因為工作中可以分散精力的因素變多了。很多人上班都看網頁、炒股票。更有甚者,據相關報道,英國議會大廈的電腦每年登錄色情網站30萬次,平均每天超過820次。

  再次,科技進步不但使工人每人平均勞動時間下降,還會使勞動參與率下降。失業人口的日子變得“好”過,自然而然便不想工作了。世界各地出現了很多孩子上的就是“家裏蹲大學”,在家裏“宅”著,反正爸媽做飯時添把米就行。

  勞動供給的下降也會影響到技術進步。我一個朋友在中科院數學研究所,他説過去每天能收到一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現在一週都收不到一兩份,“生意”變差了許多。因為現在大家無心鑽研學術了,技術進步的腳步自然會放慢。

  説到這裡,宏觀經濟學家們在腦子裏面恐怕都已經建好了一些引入消費時間屬性的數學模型。這些模型會給我們帶來哪些與傳統宏觀模型相悖的啟示呢?第一,不是所有的增稅都會壓迫經濟增長;第二,不是所有的科技進步都會帶來經濟增長;第三,不是所有的經濟衰退都是壞事。我們可以將邏輯稍稍展開。

  第一,如何增稅能促進經濟增長呢?我在這裡提出一個“保爾·柯察金稅”。保爾·柯察金是小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角,主張人不應蹉跎歲月,以免老死時後悔莫及。如果社會認同打網路遊戲是蹉跎歲月的話,那政府可以對遊戲玩家按小時收稅。他們少玩遊戲解放出的時間可以用於工作,促進經濟增長。

  第二,科技進步也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絆腳石。YouTube、Facebook的出現,都會降低勞動力供給,替代其他GDP含量更高的消費。所以一味將新經濟看作經濟新常態中的救世主,是受到了傳統宏觀模型的誤導。

  第三,社會學家非常喜歡講一件事情,“天堂裏面沒有GDP”。在消費時間屬性模型裏,即使GDP下降,消費者的福利也可以增加。大家不亦樂乎地在微信裏搶紅包,很耗時間也很開心,但其實質只是相互轉賬,創造的GDP是零。

  所以對於世界經濟,我是一個悲觀者,也是一個樂觀者。悲觀是因為我相信世界經濟新常態是結構性的、長期性的,GDP增長引擎狀態堪憂;樂觀是因為我相信,從福利角度來看,GDP增長的減慢也許就是人們能“玩其所樂”造成的。

  (作者係美國埃默裏大學助理教授、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俞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