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義烏動了“份子錢” 計程車改革要破冰?

  • 發佈時間:2015-05-26 07:35: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杜安娜  責任編輯:王斌

  “2016年全部取消計程車營運權使用費;2018年起不再管控計程車數量;車費由市場定價;鼓勵與網際網路結合的‘專車’。”本月初,浙江省義烏市出臺的《出租汽車改革運作方案》改革力度之大,一時被媒體熱捧為中國計程車行業消除壟斷的“破冰”之舉。這一改革也受到交通部高度認可。

  而在義烏市運管部門相關人士看來,這次改革與其説是“主動”革新,不如説是市場“倒逼”。長期以來“打車難”、“計程車因份子錢高罷運”,加上“滴滴、快的、Uber等新型專車的搶地盤”,義烏計程車行業幾乎到了舉步維艱的境地。改革能否破局?改革後各方利益如何調整?能否全國複製?讓人拭目以待。

  墻內開花墻外香。浙江計程車改革方案公佈將近20天,在全國引起的反響遠比在義烏的反響更強烈。

  計程車司機:

  收入不一定會增加?

  聽到記者興致盎然地談義烏的計程車改革,司機趙剛(化名)顯得有些淡然。他一面在靠著路邊的車道上嫺熟地開著車,一面用余光“掃射”路邊,尋找打車的人。車上已經搭乘的乘客似乎並不在意。初到義烏的人可能並不習慣,作為國際商貿城,“拼車”早已是約定俗成的慣例。

  這名來自湖南的“老司機”已經在義烏開計程車多年,早已練就一身眼觀四路、耳聽八方“載客找客”的絕技。趙剛告訴記者:“如果不拼客,一個月掙不到什麼錢。”他和另外一個安徽司機兩班倒,輪值夜班的他平均每晚接30~40單,幾乎一半是拼客。他告訴記者:“白天更多,大部分都是拼車。”

  五月算是義烏計程車旺季,跑白班的司機老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早上7時到下午5時,如果不拼車,一天收入不到500元,除去200元份子錢,150元左右油錢,中午飯錢,剩下不到200元,拼客才能掙200元以上。”

  老吳算得很仔細:“如果政府明年取消向公司收取的營運權有償使用費,受惠到每個司機身上,每天可以少交20~30元份子錢。但是將來計程車數量增加了,很難説收入會增加。”

  據義烏市運管局計程車管理科科長龔一昌介紹:“義烏作為國際化城市,客商來往多,旺季時人流量達到230萬,而近8年時間裏,整個城市的計程車總量僅有1300多輛,利用率超過72%,而一般情況下,超過65%就應該增加運力。” 他解釋:由於計程車司機和計程車公司一直以來對增加車輛都比較反感,為了行業穩定,就一直維持原狀。

  “嚴重的市場供需矛盾,造成計程車盛行拼客,黑車氾濫。”在龔一昌看來,計程車改革勢在必行。

  義烏政府:

  吐出巨大蛋糕?

  此次義烏計程車改革中“政府取消原本向公司收取的營運權有償使用費”備受外界讚譽,被稱為巨大“讓利”。根據方案顯示:2015年的營運權使用費,從原先的每車每年一萬元降低到五千元,過去幾個月多收的部分將退回;2016年起全部取消。

  義烏市運管局一位負責人表示:這一塊利益政府可以少拿,甚至不拿,但不能要求企業降低份子錢。

  事實上,政府取消這筆收費,只佔司機繳納份子錢的一成左右。“平均到每個司機每天,相當於只減少30元左右份子錢。因為大頭都是公司收。”司機老吳擔心:“而且誰能保證公司願意從牙縫‘擠出’這部分利益?”

  義烏國有老牌計程車企業——恒風集團副總經理胡曉生則明確表示,一旦政府取消這筆收費,公司一定會將這份“蛋糕”送給司機。

  可以預測,這一承諾無疑具有示範效應,雖然不完全取消份子錢,但還是給計程車司機們吃了一粒定心丸。

  除了取消營運權使用費,此次義烏計程車方案還有兩大亮點引人矚目。

  “將計程車數量管控權交給市場”,這被認為是政府發的第二大“紅包”。龔一昌介紹:義烏計程車改革會有一個過渡期。在2018年以前,政府會對計程車數量進行管控,比如,今年將新增250輛新車。2018年以後,計程車數量完全根據市場需求調節。

  隨之而至的“第三大紅包”,則是過渡期後,租車費由市場説了算。

  “新老闆”:

  感覺不會再暴利?

  義烏計程車改革方案指出,2018年之前,會逐漸增加計程車數量。這些增加的計程車將以怎樣的形式運營?

  答案已經給出。根據改革方案,義烏將在6家計程車公司基礎上, 再新建5家公司。龔一昌告訴記者,除了新增的250輛車之外,還會從6家“老”計程車公司調劑出200輛車,新建的5家公司平分這450輛的營運權。

  義烏政府公開“招募”這五家公司的“新老闆”,引來近百人報名,最終通過公證搖號選出五家新老闆。

  樓顯明就是幸運中簽人之一。他和妻子成功成為新公司——義烏市順凱計程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

  中簽後的樓顯明電話很忙,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訪電話紛紛而至。在外人看來,他並非計程車行業的行家。中簽之前,他的主業是紡織。雖然如此,樓顯明告訴記者,他曾經開過4年的客運班線,不能算完全外行。 他是看好計程車行業的未來前景。不過,他保守估計:計程車的利潤應該還不錯,但肯定不會暴利。

  恒風集團副總經理胡曉生的説法印證了他的看法:“作為國有企業,每年每車的毛利只有4萬元左右,民營公司好一點,每年每車大約5萬元的毛利。過渡期後,隨著車輛增加,公司毛利肯定會下降。”

  還有一些老計程車企業負責人也支援他的看法:“外界覺得計程車公司暴利,其實沒考慮其中的成本。”據了解,義烏計程車份子錢,每輛車每月大約8600元左右,公司向計程車收取的份子錢主要用在各種稅費、管理費、清潔保養費、GPS等終端設備服務費,以及由公司承擔的保險費等。

  約定承包人:

  身份變成公司股東?

  在義烏計程車改革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約定承包人,這是義烏特色。這些約定承包人是此次計程車改革中利益改變最大的群體。

  據義烏市運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計程車運營牌照有公司也有個人。由於當時計程車的高額收益,車牌甚至被炒到“天價”,2001年,最高炒到近70萬元。

  劉華(化名)正是在1998年,炒牌將近高價時的“接盤者”,花了40多萬元買了一張計程車牌照。當時全義烏市有這樣的個體牌照498張。

  1999年,義烏市將個體牌照的經營年限核定為8年,也就是説劉華花了40多萬元,買的是8年的營運收益權。2007年,他的計程車營運權到期,按義烏市新規定,劉華身份變成“約定承包人”。也就是説,他的車輛營運權被重新收歸公司,每車每月繳納幾百元管理費,不過大部分收益仍由劉華所得,而他所在的公司無利可圖。

  又過了8年,到2015年,“約定承包合同”不再續簽,“每年約5萬元的收益沒了”,劉華一時很難接受。

  據了解,在義烏,像劉華這樣的約定承包人有300多人。此次,從義烏6家老牌計程車公司調劑出來歸入新公司的計程車,多為這些“沒有給公司帶來利潤”的特殊車輛。

  這些約定承包人將何去何從?按照義烏市政府最新發佈的《選擇籌組計程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其他發起人的公告》,他們可以參股新成立的計程車公司,成為股東。

  不過劉華對股份的認購並不滿意,他説:“雖然可以任選一家公司認購股份,但每車只認購0.49 股,要出資2.94萬元,算下來,每年只能拿到不足1萬元的分紅。這比起之前的每年5萬元的收入來説,降了不少。”

  “二老闆”:

  即將消失的群體?

  與很多城市一樣,在義烏,計程車司機和公司之間,沒有勞務合同關係。他們之間還存在一個群體,公司稱他們為“中間承包人”,司機則叫他們“二老闆”。“二老闆”和計程車公司簽訂承包合同,再將計程車轉包給司機。

  此次出臺的改革方案,讓這些“二老闆”們的地位岌岌可危。

  來自湖南株洲的周平(化名),既是“二老闆”,也是司機。他説,自己已經陷入“僅做‘二老闆’,無利可圖;不當‘二老闆’,又無車可開”的境地。

  周平説:“如果只做‘二老闆’,每輛車聘兩個司機,每天向司機收取400元份子錢,白班晚班各200元;自己給公司的份子錢是每天330元,每天70元的差價,就是收入。”

  很多人看來,每個月2100元不低,“但除去修車、事故賠償、以及每年10萬元承包押金的利息,所剩無幾。現在沒人願意再當‘二老闆’。”周平嘆到。

  為吸引“二老闆”,從2015年起,計程車公司陸續將每年的承包押金降到6萬元。5月15日,周平和杭長公司的4年承包合同到期,是否續簽?周平猶豫了一個多星期。最終,他找了一個朋友做合夥人,兩人一同與杭長公司簽訂承包合同,但他倆都是司機,“自己當老闆,自己打工。”

  既當“二老闆”又當司機,這在義烏計程車司機中普遍存在。“改革總是好的,但我覺得還不夠徹底,什麼時候能把我這樣的‘二老闆’改沒了,才是真正的成功。”周平認為,如果公司能和司機簽勞務合同,而不是承包合同,自然就沒了“二老闆”,司機也能和公司共擔營運風險。

  恒風集團副總經理胡曉生告訴本報記者,即便簽的是承包合同,公司也要承擔很大風險。胡曉生強調,公司今後將不再和純粹的“二老闆”簽承包合同,“承包人必須是司機。”

  他曾向媒體表示:未來或許還將徹底取消“份子錢”,實行計程車司機員工化,以發工資的形式來招聘司機。

  鼓勵“專車”:或被誤讀?

  與義烏計程車改革方案“三大紅利”同時被讚的,還有義烏市政府對“專車”的態度。在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到“要鼓勵移動互聯網與出租汽車行業融合創新”,被媒體解讀為對“專車”鼓勵,並將這一做法與廣州、北京等地的做法進行了比較。

  5月初,Uber專車先後在廣州和成都被查,在杭州的線下培訓點也被市場監管局查驗。在國際上,Uber收到14個國家和地區的禁令。

  義烏市運管局計程車管理科科長龔一昌對此特別解釋:將網際網路創新納入計程車改革,義烏在這方面會嘗試。他一再強調:“嘗試並非可以無視法律,‘專車’必須是合法營運的車輛,嚴格禁止私家車進入營運。”

  2013年,義烏運管局曾研發了一款打車軟體“風速快的”,類似于現有流行專車軟體,不過使用者甚少。

  龔一昌在接受採訪時心態開放地表示:“創新的平臺可以進來,做到有進有出,這才是改革的最大意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