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葉檀:醫生應不應該拿高薪?

  • 發佈時間:2015-05-20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醫患矛盾越來越多,動輒拔刀動拳,顯示這個領域畸形生態。最近有患者因膀胱結石動手術撰寫遺書的事一曝光,更是顯示這個行業無規則、無尊嚴。醫療改革,是必須有。

  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指導意見》。公立醫院仍是主體,充分調動各級醫院的功能,到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開,初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市場體制能夠解決部分問題。關切自身利益而進入醫療行業從事服務的人多了,醫療行業供不應求的關係也就得到了根本緩解。

  但醫療不是普通行業,醫療服務産品帶有公益色彩,並且技術門檻很高,對家庭、個人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政府需要壓住價格,該怎麼實現供需平衡?這點此前從來沒有做成功過。

  建立良好的醫療生態,保障醫生的經濟尊嚴,保障患者的知情權,兩者缺一不可。

  北京展開醫改試點的五家醫院已實行“醫藥分開”。截至今年2月底,5家試點醫院門診醫保患者的藥佔比由過去的70%下降到了現在的58.8%。門診次均醫療費用減少了54.84元,次均藥品費用(門診看一次病的用藥費用)減少了82.85元。

  醫護人員的經濟激勵機制必須建立,否則沒有人願意走上漫漫學醫路。北京市衛計委日前表示,今年北京將按計劃啟動自1999年之後的首次價格調整。藥價降、技術護理價格升,價格有升有降,激勵勞動者進入醫療行業。《北京日報》5月18日報道,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鐘東波表示,醫療服務價格有升有降,升的主要是明顯虧損的醫療服務技術價格,降的主要是大型檢查以及耗材的價格。目前護理費、手術費等很多醫療服務價格嚴重背離勞動價值。例如護理費,目前北京一級護理一天的價格只有9元,二級護理7元,三級護理5元。這個價格比流水線更低,具有侮辱性。

  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表示,醫療費用結構扭曲,政府投入不到位,財政補助約佔公立醫院收入的8%;醫療服務價格嚴重扭曲,即使城市大醫院,教授或主任醫師門診診療費僅為4~10元人民幣/人次;藥品和醫療耗材費用嚴重虛高,一些藥品價格高出香港公立醫院同種藥品的十倍。

  醫護人員過著沒有多少尊嚴的生活,賣藥、拿紅包等讓他們的尊嚴感更低,成為灰色收入的擁有者,成為藥品推銷員,對收入也更不滿足。丁香園網站做了一項《2012~2013年度中國醫生薪酬情況調查報告》,參與調查的20834名醫生中,男性15713人(75.4%),女性5121人(24.6%);97.2%擁有醫師資格證;94.1%受雇于公立醫院,5.9%受雇于私立醫院。2012~2013年度中國醫生的平均年收入為67516元,其中心胸外科醫生收入最高,為73851元,其次是神經科73680元和老年病科73657元。顯然,這樣的收入算不上高,88.4%的醫生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

  提高收入是必須的,讓一群心懷不滿的人診治動手術是一幅可怕的景象。讓醫生全心全意毫無怨言拿著低薪給病人看病,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道德的。

  與此同時,必須在兩方面跟進,讓患者安心,減少運作成本。

  建立公平、獨立權威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讓患者安心.現在上演全武行的越來越多,醫鬧之所以增加,就是因為患者不懂、不放心,站在資訊弱勢的一方。不建立這方面的機制,醫療市場會蛻變為更酸的酸檸檬市場。

  對於醫生來説要理解的是,專業技術人員收入可以維持尊嚴,絕不會富裕,即使你是頂尖企業家的私人醫生,也不要去跟企業家比收入,或者可以去開私立醫院運營,或者直接去高端私立醫院,他們的收入相對較高。

  解決了幾十年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次通過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能夠樹立根本,病人資源分散,醫護獲得體面,病人可以安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