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再度衝刺“貨幣籃子”有何作用?
- 發佈時間:2015-05-18 09:59:4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對人民幣而言,這個5月尤為關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今年5月份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並在今年年底做出最後決定。事實上,人民幣早在2010年就曾向“貨幣籃子”衝刺,當時人民幣因“不可自由使用”而被拒之門外。SDR的“貨幣籃子”究竟是個什麼籃子?人民幣的加入又將帶來怎樣的變化?
SDR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産,用以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不足,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四種貨幣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介紹,SDR又被稱作“紙黃金”,它不是貨幣,也不是對IMF的債權,而是對IMF成員國可自由使用貨幣的潛在求償權。成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成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
目前,SDR的價值根據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四種主要貨幣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佔權重分別為48.2%、32.7%、11.8%和7.3%。“這四種貨幣中,退出量化寬鬆的美元因即將加息的效應令新興市場恐慌,歐元則隨著逾萬億規模的歐版QE推出‘跌跌不休’,日元更是持續大幅貶值,”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躍文表示,“由於SDR籃子貨幣計入成員國的央行儲備,因此這個籃子中的貨幣貶值將使相關國家外匯儲備縮水,從而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認識到,SDR的分配機制不盡合理:一方面,美元的權重佔比較大;另一方面,由於分配取決於會員國在IMF中的份額,發達國家所分配的SDR明顯大於發展中國家,易造成“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局面。為了加強SDR分配的均衡性、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IMF表示將綜合考慮有關國家的經濟實力、外貿情況等因素,選擇有代表性的貨幣加入“貨幣籃子”。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坦言,此前“可自由使用”貨幣標準中關於在國際銀行借貸和國際債券發行中的使用情況對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來説很難達到,而如今的評估標準採用“儲備資産標準”,涉及在官方外匯儲備中的使用情況、即期市場交易量、外匯衍生品市場交易量、擁有市場化的利率工具這四個方面。這意味著加入SDR貨幣並不要求其發行國實現資本項目完全可兌換,但該貨幣必須“被廣泛使用”和“大量交易”,並獲得IMF執董會70%以上的投票支援。
鋻於我國金融改革持續推進以及人民幣的可用性大幅提高,多家機構發佈報告認為,今年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為大概率事件。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也是全球第五大最被廣泛使用的交易貨幣。一系列事實表明,人民幣已經發展成為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的重要力量,同時具備了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基本條件。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認為,將人民幣納入SDR可增強後者的代表性和穩定性,提高其作為國際儲備資産的吸引,也順應了IMF自身改革的需求。
摩根通達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表示,人民幣加入SDR的象徵意義非常重要,這可以被視為國際社會對我國日益增長的經濟重要性和在全球金融市場作用的一種認可。與此同時,人民幣加入SDR也可以成為國內金融市場改革繼續推進的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