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危機説”實屬無稽之談
- 發佈時間:2015-01-20 02:33:32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王斌
2014年宏觀經濟數據今日將會出爐。業界預期,包括GDP在內的各項總量數據應該不會太好看,但在結構上,或許將出現相比以往更多的亮點。
如果不出意外,財政部也將同日公佈2014年的財政收支數據,按照此前預測,全年財政收入預計同比增長將低於10%,創下1991年以來的新低。對此,有評論人士表示,由於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著政府支出,而在收入增速轉換期,經濟下行與財政支出壓力增加或形成惡性迴圈,引起財政危機。
毫不客氣地説,這是一種非常悲觀的觀點,説是杞人憂天也不為過。多年來,拿“危機”、“崩盤”、“硬著陸”等詞語來描述中國經濟的人並不少見,但到頭來,危機並沒有出現,一切都被證明是危言聳聽。
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不假,但引起財政危機的必要條件有兩條:一是支出剛性增長;二是政府無力借貸。反觀現在,財政支出確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剛性,但那僅是針對民生支出而言,在政府支出和政府投資領域,前者可以通過反腐及改革的方法大幅壓縮,後者可以通過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放大杠桿而減小規模,都是可以靈活調整的。
在借貸能力方面,雖然部分地方政府確實已經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甚至有些地方還有可能出現平臺債違約的風險,但從整體來看,系統性風險並不高。雖然中央政府表態地方債地方還,但實際上,在特殊的國情下,即使是地方政府債,最終還是有中央信用背書的,危急時刻,中央政府不可能作壁上觀。
此外,財稅體制改革所釋放的正能量同樣不容小覷。從改革的進度上看,2014年依然還在圍繞著“營改增”這條線展開,但可以預期的是,今後兩年,中央與地方的財權、事權相統一的財稅改革勢必要向前快速推進。市場的關注點應更聚焦于改革,只要改革仍在推進,風險自然不會積聚,“危機”也自然不會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