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解決代孕爭議慎用“一刀切” 亟須法律規範

  • 發佈時間:2015-01-13 15: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近日,央視記者暗訪調查代孕産業鏈,發現不少仲介公司從事“黑代孕”生意。對此,美國《僑報》11日發表文章稱,社會對於婦女用子宮來賺錢的爭議仍然較大,“一刀切”式的禁止或放開,都存在巨大風險。中國的代孕市場何去何從,亟須法律規範。代孕關係到不孕不育者、代孕婦女和孩子三方權利,社會必須有所規制,立法必須有所考量。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的代孕市場已暗流洶湧多年。近日,央視曝光非法代孕産業鏈,扯開代孕市場的“遮羞布”:“100萬包生男孩”、“是女孩就墮胎直到懷上男胎”、“高中生大學生稀裏糊塗賣卵”,諸多怪現狀讓人驚愕不已。

  從1978年英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到2010年中國廣東富商依靠代孕方式孕育八胞胎,代孕已穿越世紀、跨越國界,悄然“潛伏”在了中國民眾的身邊。30多年來,輔助生育技術的發展以及高達15%至20%的不孕不育率,讓中國代孕市場發展壯大。不過,中國衛生部門在2001年頒布實施的相關規定指出,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精子、卵子和胚胎,嚴格禁止各種代孕行為。然而這項法規只對醫療機構有效力,代孕仲介仍能大搖大擺地公開“叫賣”而不受管束。

  放眼世界,代孕已逐漸被很多地區接受。在英國、印度、馬來西亞、泰國、俄羅斯和一些東歐國家,以及美國許多州,代孕都是合法行為。僅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有超過3.5萬個代孕嬰兒誕生,代孕媽媽中不乏高學歷、高收入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選擇來美代孕生娃。去年10月, 美國又出臺新規,人工受孕所雇傭美國公民的代理孕媽可以在海外生産。這樣一來,即便在中國的土地上,也能生出來美國寶寶,該新規無疑又將吸引更多的中國人。

  當下中國,社會對於婦女用子宮來賺錢的爭議仍然較大,“一刀切”式的禁止或放開,都存在巨大風險。如果完全禁止,不孕不育者的權利就無法得到保障,生育需求使得他們只能將希望寄託于黑市,無法監管,問題叢生;如果完全放開,可能會吸引更多人進入代孕市場,為了金錢不惜出賣自己的子宮。畢竟生育是高風險的事情,女性也不是繁殖工具。

  中國的代孕市場何去何從,亟須法律規範。代孕關係到不孕不育者、代孕婦女和孩子三方權利,社會必須有所規制,立法必須有所考量。政府應當對代孕謹慎放行,既滿足不孕不育人群的需求,又不損代孕媽媽的人格尊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