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電商平臺能否打破産銷間的“灰色地帶”?
- 發佈時間:2014-12-20 10:34:5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曹慧敏
“單單黑木耳一個品種,就有幾十個不同等級,價格跨度從每斤20元到100多元。一旦採購人員在等級與價格之間做手腳,這個灰色地帶就太大了。”上海“貨通天下”平臺董事長鄭壽峰説。
商業“灰色地帶”,成為一些需要大批量採購農副産品等食材的大型餐飲企業的內控“心病”。傳統農産品採購,離不了採購和品質控制人員。但企業如何內部監管這些人員,往往找不到好辦法。如今,電商平臺開始在農産品領域拓展。業內寄望電商平臺通過相對的“技術透明”達到數據透明,減少資訊不對稱,這能否打破傳統農産品産銷間的“灰色地帶”呢?
“能!但要一步步做。”鄭壽峰説。他認為,農産品領域有自己的特點,除了可以借用零售和工業品領域的B2C(企業對用戶)和B2B(企業對企業)電商模式外,還應進一步探索,關注供應商和採購商兩大關鍵環節,形成BAB(企業與企業産業聯盟)的新型電商平臺。
目前,落戶在滬郊青浦區的貨通天下BAB平臺,就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把供應與採購雙方的撮合過程放到相對透明的網路平臺上,壓縮傳統交易中“一對一”的暗箱空間,推行智慧化的精準匹配管理,促進供應商與採購商的戰略聯合,同時建立與整合物流、倉儲服務産業,為採購商建立各環節的優勢供應鏈保障體系。一方是供應商,一方是採購商,中間是平臺創建的運營模式,以制定農産品品質品質標準和交易規則、會員轉入審核、産品準入審核、産品檢驗評定、産品缺陷補償等專業化管理措施,實現供需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供應商進來的農産品,經審核後由服務管理平臺向採購商推薦。
業內人士説,對於“灰色地帶”,消除資訊不對稱是根本。具體到農産品而言,一是建立透明的標準,明確品質等級與價格之間的對應關係;二是産銷撮合過程能夠讓想知道的人第一時間都能知道,對不合理的跡象隨時能夠質疑。
在此基礎上,以新型電商農業讓真正有生命力的“訂單農業”落地。農商産業平臺可聯合各農業産區的行業組織,進行職能整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讓農業生産更有統籌性和調控性,並以産業資訊參考、産業數據指導、産業數據分析,促進形成訂單式農業,保障農業農場化的形成,實現農業産業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