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發佈的《上海市支援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點行業代表性並購案例,在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産業領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億元並購交易規模,激活總資産超2萬億元,集聚3家至5家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專業並購基金管理人。
今年以來,《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八條”)《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並購六條”)等支援企業並購重組的政策頻出。同時,各地陸續出臺相關細則或開展專題活動,讓企業並購重組有方向、有底氣。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各地支援政策主要呈現三大趨勢,一是産業協同的邏輯不斷加強;二是持續提高並購服務效率和監管包容性;三是堅持加強風險防範。總的來看,在政策支援下,一批高品質的産業並購案例有望落地,在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驅動下,並購重組市場愈發活躍。
聚焦産業鏈優化整合
今年以來,我國並購重組市場持續活躍。其中,産業鏈整合成為重要“主線”,以“硬科技”企業並購、國企專業化整合、券商並購重組等為代表的標誌性案例頻繁出現,這也得益於各地持續推出相關支援舉措。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目前,上海、江西、四川、深圳、天津等地出臺支援企業開展並購重組的有關文件;山西、北京、湖北、湖南、青島等地則通過座談會或培訓會等形式為企業進行並購重組“答疑解惑”。
記者進一步深入梳理和剖析各地政策舉措後發現,各地均聚焦促進企業在産業鏈層面進行深度協作以及資源優化整合。例如,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鼓勵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向新質生産力方向轉型升級,拓展産業生態圈,延伸創新生態鏈。發揮國有上市公司引領作用,鼓勵國有資本參與並購重組,支援國有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
同時,各地還紛紛強調提升各有關部門單位的並購服務效能與監管靈活度,致力於為並購活動構建更優環境。例如,《深圳市促進創業投資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公開徵求意見稿)》提出,探索與深圳市産業龍頭合作發起設立産業並購基金,鼓勵國資國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研究並探索設立産業並購基金。
此外,各地在鼓勵企業開展並購重組的同時,始終堅守風險防控底線,注重防範並購重組過程中財務造假、資金佔用、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田利輝對記者表示,以上海為例,《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做好財務、法律等盡職調查,合理設計交易條款,規避並購重組中可能存在的商業風險。規範對資産定價和交易環節的監督約束,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引導交易各方規範開展跨國並購。明確釋放加強各類風險防範信號。
企業抓住機遇做大做強
相關政策為企業並購重組營造了良好的環境,企業自身也應抓住機遇,做大做強。
從目前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在推進並購重組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一方面,部分企業還在對相關政策進行消化學習,以便精準把握政策導向與扶持舉措;另一方面,部分企業暫時還未匹配到合適的並購重組標的。
例如,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上交所近日召開的滬市公司“提質增效重回報”座談會上坦言,“並購六條”在産業鏈整合和資源優化配置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引,公司也在關注具有互補優勢的企業,但目前還沒有合適的機會。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公司在積極篩選符合自身發展戰略及經營實際的標的項目,並嚴格按照規定程式推進相關工作。”
川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建議,上市公司可以圍繞産業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等方面開展符合商業邏輯的跨行業並購,加快轉型步伐;應充分抓住政策紅利,通過並購重組實現外延式增長。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需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水準,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和産品研發,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確保有充足的“底氣”開展並購重組;同時,還需要加強與仲介機構、投資者的溝通和合作,共同推動並購重組的順利實施。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