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符合貨幣供應量特別是M1統計定義的金融産品範疇發生演變,M1的統計口徑迎來調整。
12月2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決定自統計2025年1月份數據起,啟用新修訂的狹義貨幣(M1)統計口徑。修訂後的M1包括:流通中貨幣(M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納入M1
市場對M1調整已有預期。
目前,M1口徑包括流通中貨幣M0和單位活期存款。截至2024年10月末,現行口徑M1規模63.3萬億元,同比增速-6.1%。修訂後的M1進一步納入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央行行長潘功勝6月在陸家嘴論壇上曾表示,我國M1統計口徑是在30年前確立的,隨著金融服務便利化、金融市場和移動支付等金融創新迅速發展,符合貨幣供應量特別是M1統計定義的金融産品範疇發生了重大演變,需要考慮對貨幣供應量的統計口徑進行動態完善。個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動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産品,從貨幣功能的角度看,需要研究納入M1統計範圍,更好反映貨幣供應的真實情況。
對於本次將個人活期存款納入M1,央行在記者問中指出,在創設M1時,我國還沒有個人銀行卡,更無移動支付體系,個人活期存款無法用於即時轉賬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而隨著支付手段的快速發展,目前個人活期存款已具備轉賬支付功能,無需取現可隨時用於支付,與單位活期存款流動性相同,應將其計入M1。
對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納入M1,央行則表示,其可以直接用於支付或交易,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也應納入M1。
調整後M1同比增速長期波動將更穩定
央行表示,將於2025年1月份數據起開始按修訂後口徑統計M1,預計將於2月上旬向社會公佈。在首次公佈的同時,還將公佈2024年1月份以來修訂後的M1餘額和增長速度數據。
華泰證券指出,統計口徑調整將推升10月M1同比增速3.8個百分點至-2.3%。從2019年1月起,央行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存管,在央行資産負債表記為“非金融機構存款”。截至今年10月,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餘額為2.4萬億元。同時,調整前口徑M1餘額為63.3萬億元,個人活期存款為39.4萬億元。由此,調整口徑後的M1餘額將為105.1萬億元,同比降幅將從調整前的6.1%收窄至2.3%,即M1同比增速將上升3.8個百分點。同時,口徑調整後的M1同比增速仍然偏弱,主要反映企業盈利承壓、以及財政支出增長偏弱的影響。
中信證券認為,“調整後M1增速”絕對值始終高於原規則下的M1增速,同時長期波動也更為穩定,同時M2與M1的增速剪刀差在2024年10月亦由13.60%下降至9.83%;雖然“調整後M1”指標較原M1在絕對數值上有一定優化,但其仍不能掩蓋目前經濟信用環境整體偏弱的狀態,復盤來看今年以來“調整後M1增速”仍呈持續下行的趨勢並回落至負區間,同時M2與其剪刀差仍處於較高水準;此外,調整後的M1指標在經濟預測上仍對PPI、工業産成品存貨等指標有較好的指引效果。
新口徑下M1數據影響幾何
M1對經濟數據的領先作用會發生哪些變化,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銀河證券認為,新口徑M1與當下的經濟基本面更貼切。金融數據具有前瞻性,對預測經濟數據有重要意義,新口徑的M1由於其更全面反映即時消費能力以及波動性顯著降低,能更好地預測經濟增長趨勢、通脹水準。原口徑M1與新口徑M1同時在10月出現拐點,上行趨勢可能會持續。目前支援M1上行的因素包括:地産銷售數據明顯好轉、企業預期改善帶來資金活化程度提升、手工補息影響減弱。
“老口徑M1增速波動主要是單位活期主導,單位活期波動主要受企業經營現金流影響,所以對宏觀經濟的波動更敏感,對企業經營盈利也有較好映射,所以資本市場關注也有較好的前瞻作用,所以市場關注度較高。今年M1增速的明顯下行,有部分是手工補息整改的影響,導致波動幅度有些失真,但估計者這一影響在10月份消退,所以新口徑M1準備適時推出。”招商證券銀行團隊指出,口徑調整本身不影響經濟本身。新口徑增速波動幅度下降,但趨勢大概率和老口徑一致,所以對市場信號意義仍在。M1增速回升是經濟活躍度回升的映射,利好資本市場情緒,有利於緩和銀行息差壓力,中收回升,結算性負債和中收佔比高的銀行會更受益。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