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16日訊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健康體檢大數據雲平臺構建”項目,近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綜合績效評價,正式完成結題驗收。
該項目2020年7月獲批立項,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與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由美年大健康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美年健康”)牽頭實施,參與單位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市體檢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關村美年健康産業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過去的三年算是項目的執行期,這三年做了很多原創型的技術研發。”美年健康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胡若玫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項目的順利結題,不僅為美年健康的“All in AI”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我國健康體檢行業的變革升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對於提升國民健康水準、促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健康體檢大數據雲平臺構建”項目結題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醫療健康領域正經歷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重大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健康體檢大數據的積累與應用顯得尤為迫切。
“在中國醫學範式方向轉變的節點上,我們項目的實施其實是對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對醫學研究的改變都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胡若玫表示,健康體檢大數據是反映全民健康狀況的寶貴資源,蘊藏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可以為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和醫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撐。然而,由於缺乏統一標準和隱私保護機制,健康體檢數據的利用和共用一直受到制約。同時,健康體檢與醫療資訊的斷層,也制約了全方位、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的理念落地。這些問題亟需通過科技創新來破解,打通數據孤島、釋放數據紅利,充分釋放健康體檢大數據的巨大價值。
為破解這些難題,由美年健康牽頭承擔的“健康體檢大數據雲平臺構建”項目應運而生。通過該平臺,不僅可以實現健康體檢、醫療和基因資訊的互聯互通,還能支援重大疾病的精準篩查和風險預測預警等服務功能,為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誰來使用這個平臺,以及這個平臺到底對誰産生了價值,這是平臺産生的最關鍵所在。”據胡若玫介紹,平臺主要面向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領域的研究者、開展臨床研究的醫生和學者以及對醫療技術和産品的研發人員。
“比如臨床研究,目前面臨最大的痛點就是缺失多種數據來源的整合。”胡若玫表示,現在臨床研究數據主要還是來自於院內的數據,缺失了患者在院外的數據,使得研究者沒辦法觀察患者疾病發展的全過程,導致很多醫學研究很難支撐更加精準的診斷和更加個性化的治療。
據了解,該項目構建了健康體檢大數據雲平臺,實現體檢數據從採集、存儲、共用、應用全生命週期的應用服務。其中,項目的一大亮點在於建立了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健康體檢大數據標準化技術體系,形成了22項健康體檢數據標準和規範。構建了融合健康體檢、電子病歷與基因組學的標準化資訊模型,覆蓋4500多種數據元,與既有標準完全相容,部分成果已被國際OpenEHR標準採納。
此外,項目還建成了一個倫理和隱私保護的全國性健康體檢大數據雲平臺。該平臺匯集了覆蓋全國31個省600余個城市的1.3億人次體檢數據,實現數據整合、清洗、管理等功能。平臺採用分佈式和集中式並用的多模式分級開放的技術模式,初步實現了健康體檢數據的深度應用。同時,平臺還與北京市10萬人群體檢數據和醫療服務數據實現了關聯融合的技術對接。
已完成超1.3億人次健康體檢數據匯集
記者了解到,美年健康既是項目牽頭單位,同時也是課題四“健康體檢大數據雲服務平臺構建”課題牽頭單位。
作為項目的牽頭承擔單位和課題四的承擔單位,美年健康依託全國600余家體檢中心多年積累的大規模、多模態體檢數據,為項目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據胡若玫介紹,項目組應用醫學自然語言處理、醫學知識圖譜等AI技術,高效完成了海量數據治理,截至項目結題,已完成超1.3億人次健康體檢數據的匯集和治理,其中包括434萬人次連續五年數據和188萬人次關聯基因檢測結果數據。“雖然1.3億這個數據規模已經很大了,但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數據的治理,未來還可以匯入不同的真實世界數據,可以覆蓋全生命週期疾病進程。”
此外,美年健康還打通健康醫療數據壁壘,實現跨機構、跨系統的數據整合。目前,已成功上線了扁鵲智慧體檢管理SAAS平臺,實現了多種體檢設備和上百家體檢中心的數據實時互通。
胡若玫表示,項目在健康體檢大數據的深度開發利用上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包括個性化健康體檢方案推薦、個人健康畫像應用、個體健康循證評估、腫瘤及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疾病譜動態感知等系統。這些成果面向個人和群體,為精準疾病篩查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美年健康將進一步推動這些創新技術在旗下600多家體檢中心的應用,惠及超過3000萬客戶,併為國家和地方的重大疾病防控決策提供大數據參考,讓創新成果真正造福廣大民眾。”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