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1719.6萬戶,同比增長11.7%;新設民營企業706.5萬戶,同比增長15.3%……11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今年前三季度經營主體發展“成績單”。
業界專家認為,經營主體“增”勢喜人,彰顯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這背後,離不開稅費紅利“真金白銀”持續“滴灌”。
今年以來,一系列延續、優化、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607億元。隨著我國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落地生根,有力激發了經營主體活力,提升了創新發展動能。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同時也是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國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2385.6億元,金額佔比近75%。
記者梳理髮現,為支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我國2023年初明確繼續對月銷售1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適用3%徵收率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2023年8月1日,按照國務院部署,將上述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7年12月31日。
吃在重慶,餐飲業匯聚著大量個體工商戶。重慶小面作為重慶餐飲業的代表之一,目前有8.4萬家小麵店,日均銷售小面1280萬碗,年産值400多億元,全産業鏈從業人員達50萬人。
在沙坪壩楊梨路開了10多年的勤瓊麵館,在當地很有名氣,每天人流量超200人次,日收入超2000元。“國家一直都很關照小店,截至今年10月底,光稅費我們就減免了約2萬元,對我們來説這抵得上一個員工5個月的工資了。”勤瓊麵店老闆樊普勤表示,雖説麵店不大,但也養活了一家人,保障了3個人就業。
“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穩住小微企業,就業、居民收入增長、社會穩定才有保證。”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中國財稅法治研究院研究員王婷婷認為,一系列稅費支援政策,增強了廣大小微經營主體的發展韌性和對未來的確定性。
國家稅務總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製造業及與之相關的批發零售業是享受優惠佔比最大的行業,受益最為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得益於我國不斷優化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創新發展動能得以明顯增強。
業界專家認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企業研發投入越多、減稅就越多,有利於引導企業逐步形成“政策引導—研發投入—效益提高—加大研發投入”的良性迴圈。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我國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並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同時,新增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時點,引導企業更快更好加大研發投入。前三季度,全國共40.3萬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效增強了企業研發投入的底氣。
位於遼寧省鞍山市的一家生産煉鋼用滑動水口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了使生産的煉鋼用滑動水口具有更強的抗腐蝕能力、更好的熱震穩定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企業需不斷革新生産技術,因此企業在研發上投入巨大。記者了解到,近三年來,該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金額從2020年的224萬元、2021年的392萬元漲到2022年的455萬元。扣除額不僅為企業減輕了稅費負擔,逐年增加的研發費投入也説明瞭政策紅利正讓企業創新底氣越來越足,對技術發展前景越來越有信心。
業界專家認為,延續、優化、完善稅費優惠政策,是促進經濟運作持續好轉、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相關政策體現了將短期拉動經濟恢復向好的目標和中長期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目標相結合,將有力提振市場信心,為我國經濟持續向穩向好注入動力。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