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 陳溯 攝
改革開放40年之啟示 蔡昉:“接棒”人口紅利 改革挖掘經濟新潛力
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加速消失,如何找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25日在北京表示,在新的歷史階段,要通過改革挖掘出新的潛力,要從人口紅利轉向改革紅利,未來經濟工作的核心就是繼續發揮改革充分條件,把所有的潛力都動員起來。
“正確的改革開放一定能解放生産力,相應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改革開放是充分條件。”在蔡昉看來,這也是改革開放40年給國人帶來的啟示。
在當天召開的《四十不惑: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分享》出版座談會上,蔡昉表示,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不可能永遠保持原來的高速增長,但必須延緩經濟增速下降速度,從而保證到2050年時平穩成為高收入國家。“讓中國的經濟增長減速慢一些,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有靠改革。”
蔡昉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生産要素尚有一些潛力可挖,比如,中國農村勞動力比重為20%多,高收入國家平均僅為4%,從農村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將為經濟發展提供大量的勞動力供給,此外,中國的教育水準和高收入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中國仍可通過大力發展教育、提高教育品質,增加生産要素潛力。
“要想挖掘這些生産要素的潛力,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改革,沒有改革就挖不出來這些潛力。”蔡昉表示,40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告訴人們改革的關鍵作用,每個領域都有每個領域具體的問題,都需要通過正確的改革措施激發潛力,比如,戶籍制度改革對於激發農村勞動力的意義,金融體制改革對於國家創新和産業升級的意義,等等。“改革是可以直接改善生産要素的供給和提高生産率,最後能夠提高增長速度。”
在當天的座談會上,蔡昉梳理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兩大啟示。
一是在一個根本目標的指引下,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拘泥于模式。中國的改革最初是沒有藍圖的,但有明確的方向——即為了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有了這樣一個根本的目標,中國可以借鑒所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所以中國接受了市場經濟。
二是正確的意識形態才可能真正讓改革向前推進。以扶貧為例,扶貧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越到最後,剩下幾千萬貧困人口的時候,就越難推進。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國家都推不動了。在這個時候,當有一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才真正管用。意識形態其實在中國的改革中起關鍵的作用。當前中國還剩3000萬貧困人口,其中至少有1000萬是65歲以上和持證殘疾人,預計在2020年全部脫貧,要基於以人民為中心的意識形態。“改革開放取得的發展成就,都是意識形態正確取得的成就。目前中國有很多改革還不能夠推進,真正能夠讓改革繼續向前推,也得靠正確的意識形態才可能推動。”
當天,多位專家圍繞蔡昉的專著——《四十不惑: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分享》展開討論。該部著作總結和梳理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分析了中國經濟增長之謎,與西方經濟理論展開對話,其中包括對“中國崩潰論”的反駁、對“李約瑟之謎”的回應等,並對當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展開改革的探索,視野開闊,引人啟發。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卓元表示,一般的經濟學著作比較晦澀,但《四十不惑: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分享》通俗而深入,引人入勝。充分的論據和數據都使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更有吸引力和説服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表示,蔡昉教授的研究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一是純學術方面的學理性較強,二是能夠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這些年寫暢銷書的很多,但從專業的角度看,華麗的背後往往缺少精深的理論推敲和實踐研究。《四十不惑: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分享》是雅俗共賞的理論讀物,孔夫子有句話,“字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與質結合非常好,既有文才,也能夠讓人感受到邏輯的美。一些學術大家在深厚學術積澱基礎上進行通俗的推廣是很有必要的。此外,這本書用很規範的經濟實證方法詮釋中國改革開放,超越了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用世界的語言和通行的語言來闡述,翻譯起來讓國外的讀者閱讀起來很簡單、很方便。
劉元春表示,這本書最重要的特點是對當下問題的思考,第四章之後探索的都是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面臨一系列挑戰將如何應對等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這是通俗易懂與專業研究相統一的一本書,用這種方法講述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其傳播力是非常廣的。一本學者的書齋之作,往往能夠對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完)
(責任編輯:暢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