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休閒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魏靈玲(中國網 高聰 攝)
中國網財經10月21日訊 十九大新聞中心今日舉辦“農業科技創新”黨代表集體採訪記者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休閒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魏靈玲在答關於“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記者提問時表示,具體做法就是以項目引領産業,以園區帶動地區,比如建立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業示範區。
中國日報記者:
長期以來,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一直是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的一個難題,請問在農業科技創新領域,這個問題有什麼辦法可以突破,在十九大報告中,有沒有作出相關的部署和指引?謝謝。
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
謝謝你的問題,成果轉化確實從某種程度上是制約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再好的成果如果説不能轉化為生産力,不能與經濟結合,不能用,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現在的成果轉化率還比較低,這樣使大部分的成果擱置起來了,研究完了就放在那兒了。今天魏靈玲代表剛才講她既是科學家,同時也是公司的法人,並且公司做的很好,成果轉化也做的很好,是真正實現“名利雙收”的代表,所以我們有請魏靈玲代表現身説法,給大家講一講她是怎麼幹的。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休閒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魏靈玲:
謝謝你的問題,我特別高興有機會在這裡分享15年來一邊做企業、一邊做研究的想法和心得。剛才唐院長説的是一邊做科學家一邊做企業,確實我在這兩個身份中每天都要互相切換,但我到現在來講感覺都很好。
怎麼打通實驗室的科學成果到應用單位到農民的“最後一公里”實際是科技成果轉化中最關鍵的問題。因為在實驗室做研究的時候並不了解市場,這次十九大報告中就寫到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來做産學研的深度融合。我們一直想做以市場為導向,知道市場需求再來實驗室進行科學應用的研究,把科研成果應用到市場需要的不同應用場景中,這樣才能實現新模式的探索和嘗試。
我們具體的做法就是以項目引領産業,以園區帶動地區,大家會發現現在我們國家都在建立很多的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業示範區,這些園區基本上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是一個很複合業態的高新開發區,但是在農業領域,它整合了不同的經營主體,有政府、有企業、有農村合作社,還有農民。一個農業園區的業態也很複雜,可能有種植、養殖、加工,還要有終端的銷售。我們實際的做法就是以一個農業園區或者一個項目為案例,剛開始的時候會從規劃和設計做起,因為我們在中國農科院,我們在唐院長的領導下有非常多的優秀科學家,有好的科研平臺,這個時候我們會組織專家的團隊進行規劃和設計,給項目進行準確的定位和方向的把握。之後我們就會做工程的建設,在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仍然打造國際開放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能有荷蘭的企業、美國的企業,也有我們自己中國的企業,大家一起來完成整個園子的建設。
園區建設好之後,還沒有結束,因為如何來管理和運營這個園子,我們一般的做法還是希望通過專家技術團隊去幫助他種植,給管理者進行培訓,包括給農民進行培訓,這樣的話種出來的蔬菜和蘑菇,還通過我們終端的銷售渠道賣出去,一步一步就形成了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産業鏈模式。這樣一方面需要技術支撐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不同的商業模式,也需要機制體制的創新,剛才説到有多元主體的經營,不同的企業政府,甚至還有農民,一二三産業的融合。但是我們有很好的科研平臺,也有很好的政策,我們本身的運營主體是企業,我也是企業的法人,企業就會比較靈活,我們以企業化的模式運作,最後我們還會以合資的形式或者是以資本運作的形式來完成一個園區的整體商業模式,幫助它良性的運作下去。如果一個項目有效益,投資的企業就會更有積極性,來要求你進行更多科研成果的轉化,農民看到了效益,也學到了技能,就更主動的想學習,帶動周邊的農民,這就是我説的以項目帶動産業,以園區帶動地區的模式。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驅動的發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更深度的加強一二三産業融合,希望在未來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昨天我也聽到科技部的王志剛書記説,希望鼓勵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給科研人員更多優惠的制度,比如説可以持股,比如説可以有更好的效益,還有可以兼職等等。我相信在十九大以後,在未來很多年,越來越多像我這樣喜歡創業的,喜歡研究的科研人員能夠走出科研一線,投入到市場中,從市場獲得需求,反過來反哺我們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夠形成實驗室的轉化和市場需求的良性互動。謝謝您的問題。
(責任編輯: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