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0日訊 十九大新聞中心今日舉辦第四場集體採訪活動。多位黨代表回答了有關中國科技創新環境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分子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秀傑表示,十八大以來,國家有一系列重大政策落地。有很好的環境可以放逐自己的智慧和思想,為實現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具體來説,比如在項目申請、經費預算、項目經費執行、項目執行彙報等環節都有了很好的簡化和靈活性。現在的政策在經費和項目管理上都給予很大的靈活度,使得科學家能夠有資源、有條件去捕捉到科研過程中發現的新的增長點,使得他們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能夠更好地在創新發展的探索中取得更多引領性的成果。
關於未來需要改進的地方,王秀傑表示,“現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國際化、大科學,也越來越需要發揮學科交叉的優勢,很多關係國計民生重要的科研項目都需要各個領域、各具專長的科研人員協同工作。在這方面國家已經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協同創新的政策。尤其在十九大報告中,又特別提出要打破部門利益的藩籬。我們想,未來在科研評價方面也應該會有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去促進科學家從科研的目的出發,更好地合作、更好地為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願望做出科技方面的貢獻。”
王秀傑還表示,過去幾年,我國科技得以快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於科技部等相關部門針對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需求,安排重大科技計劃和科技項目,組織建制化、體系化的科研力量,集中攻克重大科技問題。國家戰略導向、團隊作戰可以成為我國科技快速躍升的重要手段。
陜西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省科技廳廳長盧建軍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而科技創新的第一要素就是科技人才。從去年的科技創新大會以來,我們最大限度地激勵科技人員創新,更加充分地尊重科技人員創新,以更加包容的胸懷寬容科研失敗。我國正在形成一個良好的、適合科技創新的環境。
盧建軍指出,陜西有27.6萬科技人員,如何真正激發人才的原動力,推動知識價值導向分配機制的落實,這就需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科技創新作為産業的“供給側”,同時也是創新政策的“需求側”。所以,科技創新和政策、制度創新一定是雙輪驅動,才能真正推動科技工作者創新的原動力,才能真正加快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的轉化。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表示,到2020年我們進入創新型國家,科技管理部門也感到時間緊迫、壓力很大。我國走的是一條“以人才強、科技強帶動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道路。所以圍繞著如何讓科技人員開展科研活動更方便、更自主、更有支配權,我們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圍繞著科技人員在項目管理和財政科技經費的使用方面,讓科研人員更有自主權。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現在修訂後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明確規定,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50%以上要獎勵科研團隊,這樣他們就有積極性了。現在要強調對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産業化實行分類評價,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技術創新又是一種方式。技術是有成熟度的,有的是9級成熟度,有的12級成熟度,一篇論文肯定不能轉化,但是技術到了什麼成熟度能夠轉化,也要有標準,也要有不同的評價。産業化問題方面,我國鼓勵科技人員跟企業合作,或者自己辦企業。“以上這些,都是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的政策措施。越是時間緊,我們越是要聚天下英才到中國創新創業,這樣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才更有把握。”王志剛説。
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表示,這幾年科技人員的工作環境、創新環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是來自企業的,所以更有體會。企業本身機制比較靈活,研發人員無論是收入還是發展通道,這些年都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好,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一樣,都有同等的上升通道。在收入上,研發人員不僅有基本的工資,還有項目承包獎、産品效益獎。這些年我們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研發隊伍的建設上也有非常大的發展。在政策層面也有很好的改進。由於政府更加支援、關注科研人才的引進,科研人才不僅在企業有比較好的收入,在政策層面,比如住房、小孩入學等都有很好的待遇。這些對於研發人員來講都是很好的吸引,在我們研發團隊裏面就有不少從國外回來的人才。
關於改進建議,王恩東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對企業意見的徵求。因為企業是直接面向應用、面向用戶的,他們對於技術和市場的敏感度可能更高,對於技術的需求可能會更加明確。也建議能夠有更多來自於企業的專家參與到國家科技政策規劃的制定工作中來。
南昌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江風益表示,“從現在到2020年還有三年的時間,如果從基礎研究開始做技術創新工作,3年之內要想做到應用當然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基礎研究時間是比較長的,但如果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進行深度融合,在3年之內還是可望做出一些新技術,搞出一些新應用驅動這個産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張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