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的陸續出爐,中國經濟再次吸引了海內外的目光。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走勢?中國經濟回暖企穩,機遇和挑戰又分別來自於哪些方面?
為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他的觀點非常明確:“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穩中趨升的好勢頭,我國經濟發展迎來了重要轉機。對這一積極變化必須精心引導,努力鞏固”。
分析經濟走勢,首先要從根本上認識影響經濟運作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在張立群看來,由於出口、投資、消費等市場需求的水準、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對供給的要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倒逼供給的結構、水準也要相應調整。“我們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努力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均衡。這是經濟發展整體性和系統性的深刻變化。”張立群強調。
談到“我國經濟發展迎來重要轉機”,張立群的分析主要來自於對數據的綜合觀察。他表示,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工業增加值、企業利潤、進出口、居民消費等多項經濟指標好于預期,這表明中國經濟運作中的亮點不斷增加,景氣度有所回升。
張立群表示,有幾個數據值得注意:一是出口數據。一季度,我國出口33268億元,增長14.8%。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的勢頭趨於明朗,對我國出口的支援作用有所加強。二是投資數據。一季度,製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增速繼續回升,投資增速由降轉升。張立群分析,城鎮化進程帶動的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産投資的活躍,帶動了工業産品銷售形勢好轉,銷售價格提高,帶動了工業企業效益情況好轉,進而帶動製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增速回升。
儘管一季度成績亮眼,但風險和挑戰仍然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眼下,經濟由降轉穩的基礎仍然不夠堅實,未來的經濟增長水準仍存在發生波動的可能”。張立群強調。從國際上看,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經濟持續復蘇的基礎仍然比較脆弱,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仍存在很多風險隱患,我國出口的外部環境仍然非常嚴峻。從國內看,大城市人滿為患、中小城市人氣不足等矛盾仍需加快解決,由此導致的房地産市場局部過熱風險仍需著力防控。
“更為重要的是,當前我國經濟運作仍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張立群指出,比如不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困難企業、僵屍企業還有待解決;高杠桿及其包含的金融風險仍然不容低估;支援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體制機制仍需加快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急需加強;政府與市場關係要進一步理順;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功能急需加強,資源優化配置機制急需完善……
“因此,對一季度經濟數據,既要充分肯定其顯現出來的重要轉機,肯定我國經濟企穩向好態勢初步形成的客觀事實;也要清醒認識到經濟實現中高速平穩增長的基礎仍然不堅實、不牢固。”張立群提醒。(經濟日報記者 歐陽優)
延伸閱讀:五位專家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成績來之不易 動能持續蓄積
(責任編輯: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