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強制性産品認證機構將對CCC認證結果負總責

  • 發佈時間:2015-12-28 16:52:2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突出首負責任 提升認證品質

  強制性産品認證機構將對CCC認證結果負總責

  國家認監委出臺落實強制性産品認證機構主體責任的指導意見

  中國網財經12月28日訊 為了完善強制性産品認證(簡稱“CCC認證”)管理機制,保障CCC認證産品的品質安全,國家認監委日前出臺《關於建立和落實強制性産品認證指定認證機構主體責任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該意見明確由認證機構對CCC認證結果承擔首負責任,建立健全責任追溯機制。這是國家認監委在強制性産品認證領域放寬市場準入、實施多項便利措施後,推出的又一項重大改革舉措。

  國家認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針對關係消費者人身健康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CCC認證制度,基於風險管理的理論,並吸納近年來國內在提升認證有效性方面的優良實踐經驗,在認證監管上作出了更加嚴密的制度安排,建立了覆蓋認證全過程的責任追溯機制,有利於落實認證機構的主體責任,推動建立行業誠信體系和社會共治機制,從而保障強制性認證的規範有效。中國認證認可協會同時出臺了強制性産品認證機構及檢測機構的行業自律規範,形成了環環相扣的監督約束機制。

  《指導意見》從誠信體系、責任追溯、風險防控、行業自律、社會共治等方面,明確了強制性産品認證機構應當擔負的主體責任以及行為規範。認證機構是CCC發證結果和有效性的第一責任人,對認證受理、型式試驗、工廠檢查、認證評定和證後監督等全過程負主體責任,同時對承擔産品檢測任務的簽約實驗室負有業務管理職責。認證機構應當建立全過程責任追溯機制,落實全員責任制,採取必要的工作品質評測和流程監控措施,保證認證要求的有效實施。

  《指導意見》還要求,認證機構要利用資訊化手段,收集認證過程資訊和産品品質資訊,對認證風險及時進行預警;同時,認證機構應改進服務,為認證企業提供認證申請和標誌受理“一站式”服務。《指導意見》同時鼓勵引入認證基金或保險制度,防範化解認證風險。

  業內人士稱,由於強制性産品認證實施過程中存在認證受理、産品檢測、工廠檢查、認證評定等多個環節,涉及生産企業、工廠檢查機構、檢測機構及其人員等多個參與主體,多個風險點都將對CCC認證的最終結果帶來直接影響,容易造成責任界定不明晰、風險管控不到位,從而危及CCC認證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國家認監委出臺落實認證機構首負責任的《指導意見》,牽住了CCC認證管理的“牛鼻子”,對於確保CCC認證的公正權威、促進認證檢測服務業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的強制性産品認證制度簡稱CCC認證,是我國政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為了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保護國家及社會公共安全、保護環境等目的而強制實施的産品認證制度,目前包括20大類158種産品,其中大多是消費類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