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國家認監委出臺鼓勵自願性産品認證政策

  • 發佈時間:2015-12-14 10:32:0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丁瑩)日前,國家認監委發佈《關於加快發展自願性産品認證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鼓勵自願性産品認證的一系列促進政策,大力培育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業,鼓勵從業機構開發滿足市場差異化需求的新型認證服務,多角度助推“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水準。這是國家認監委繼強制性産品認證制度改革之後,推出的又一改革利好舉措。此舉旨在滿足産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要求,通過産品認證促進供給端和需求端有效對接,為供給和需求“雙升級”釋放新動能,

  《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打造一批社會公信、具有廣泛市場影響的自願性産品認證品牌。為此,國家認監委將鼓勵認證機構開發針對不同品質安全特性的産品認證類型,積極開展電子商務、智慧製造、智慧物流配送等新領域認證,加快建立低碳、節能、環保等綠色認證和標識體系,開發電子化、智慧化、網路化認證標誌標識應用技術,方便消費者和採購商識別驗證。《意見》同時提出,鼓勵認證機構發展海外業務,大力開發國際認證市場,促進國際間認證檢測結果互認,推動我國重大裝備、高端製造、新能源生産設備等産業“走出去”,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採信我國産品認證標準及認證結果。為了激發認證機構的創新活力,鼓勵認證機構對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認證標識、認證核心技術等採取法律保護措施。國家認監委將為認證機構開展的創新認證業務開闢“綠色通道”,對相關機構審批、認證規則備案、人員註冊等專門制定快速流程,簡化辦理手續。為了確保認證的公信力,國家認監委將要求認證機構建立品質責任追溯機制,自覺接受市場檢驗和社會監督,承擔認證結果失實的直接責任和連帶責任,並且設立統一的資訊平臺向社會公佈認證相關資訊。

  産品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品質與信譽保證手段,能夠有效提高産品品質和消費品質,並且優化市場資源配置。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升級,以及“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消費需求和市場供給日益呈現差異化、品牌化、國際化的趨勢,這對産品認證提出了旺盛的需求。由於市場資訊不對稱等原因,往往導致良莠難分、優質不優價,消費者難以識別。通過産品認證,能夠給消費者提供理性消費指引,反過來促使生産者改進産品和品質。目前,發達國家普遍擁有以自願性認證為主體的成熟完備的産品認證體系,而我國的自願性産品認證的社會認知度還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當前火爆的“海淘”市場以及“馬桶蓋”現象,折射出我國産品缺少市場廣泛認可的認證評價手段。

  據介紹,我國實行強制性與自願性相結合的産品認證制度。目前除在20大類158種關係人身健康安全、環境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産品中實行強制性産品認證(又稱CCC認證)外,國家鼓勵企業等市場主體開展自願性認證。相對於強制性産品認證以保證安全性為主旨的“底線”作用,自願性産品認證則起到促進品質優化的“高線”作用。目前,國家推行的自願性産品認證有節能産品、節水産品、可再生能源産品、低碳産品、環境産品等認證。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已累計頒發有效的各類認證證書142萬餘張,其中自願性産品認證證書約30萬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