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星河生物多重利空致股價跌停 寒冬失"牛"焉知非福

  • 發佈時間:2015-01-08 07:06:42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章湜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中國網財經1月8日訊(記者 章湜) 停牌一個多月的星河生物昨日復牌,股價全天處於跌停板報11.48元。導致星河生物一字跌停的是1月6日晚間其發佈的重組終止公告。

  公告稱,由於標的公司洛陽伊眾2014年業績低於預期,以及洛陽伊眾“育肥牛生態養殖基地”項目無法正常投産等多方面原因,將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構成不利影響,據此星河生物決定停止收購洛陽伊眾。這也是星河生物第二次遭遇重組失利。

  重組失利業績預虧 公司“不棄療”

  2013年11月25日,星河生物發佈停牌公告,稱正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事項,後於2014年5月公佈了該重組方案的草案,星河生物擬通過發行股份與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洛陽伊眾93%股權。本次交易中,星河生物以發行股票購買資産方式購買洛陽伊眾74.4%的股權、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洛陽伊眾18.6%的股權。

  收購草案稱,本次標的資産的交易價格為4.65億元。同時,配套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5億元。其中9300萬元用於支付股權轉讓款,6200萬元用於伊眾食品30000頭肉牛基地建設項目的運營資金。

  自籌劃重組的2013年11月起,星河生物曾多次發佈關於重組延期復牌的公告,2014年8月,證監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委員會審核並獲得有條件通過該重組方案,然而時隔5個月左右,星河生物卻“不爭氣”地終止此次收購。

  對於終止重組的原因,星河生物稱,本次並購前,洛陽伊眾預期能夠較快啟動已經基本建設完成的“育肥牛生態養殖基地”項目,但受信貸政策收緊及並購過程週期較長的影響,未能按照預先計劃解決“育肥牛生態養殖基地”的流動資金問題,該項目未能按計劃投産及按預期貢獻收益,導致洛陽伊眾2014年經營業績與承諾業績存在較大差距。

  公告中,星河生物還披露了洛陽伊眾提供的財務數據,2014年1-11月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3500萬元,與預計2014年全年實現的業績與此前承諾的業績有較大差距。同時,洛陽伊眾“育肥牛生態養殖基地”無法正常投産,將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構成不利影響。

  同時,星河生物還表示,在食用菌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原本寄希望於通過重組而盤活長期閒置的新鄉基地、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目的,也隨著重組的終止無疾而終。

  受上述因素影響,星河生物稱公司2014年凈利潤將會出現虧損,與第三季度的業績預測存在較大差異。此前星河生物在2014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曾預測,2014年初至第四季度期末累計凈利潤可能實現扭虧為盈,儘管其2014年第三季度凈利潤仍虧損1568.69萬元。

  星河生物此前三年的業績也並不樂觀,2011-2013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884.96萬元、649.43萬元和-1.63億元,呈逐年下滑態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星河生物首次遭遇重組失敗。早在2012年星河生物就曾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並於當年11月發佈停牌重組公告,在經過延期之後,于2012年12月31日公告終止重組,原因是公司與被重組方就收購事宜未能達成一致。

  如今,面對重組的再次失利,星河生物方面並沒有絲毫“放棄治療”的意思。星河生物表示,終止本次重大資産重組項目,對公司發展戰略、經營規劃及生産經營等方面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未來進一步完善公司産業鏈的戰略規劃。

  同時,星河生物董秘黃清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重組事關公司長遠戰略發展,儘管這樣做會在短期內給公司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保持公司健康發展,公司寧願承受事件對公司産生的短期影響,也不願破壞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

  塞翁失“牛” 焉知非福

  星河生物在此次終止重組公告中也對公司所處的食用菌市場做了如下描述,“食用菌行業市場競爭激烈,食用菌價格持續低迷”。

  近年來,隨著食用菌工廠化企業的爆髮式擴張,食用菌行業普遍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價格和毛利率持續下降的處境。

  以星河生物凈利巨虧1.63億元的2013年為例,當年國內幾個主要農産品批發市場的金針菇價格僅為上年同期平均價格的78%,扣除運輸費用和經銷商利潤後,生産廠家的收益所剩無幾。星河生物表示,金針菇等工廠化鮮品食用菌市場價格在低位徘徊的月份較多,公司産品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産品毛利率大幅下降,使公司陷入內外煎熬的困境。

  星河生物曾將2013年認為是其成長的低谷期,就目前看來,這個低谷似乎還未觸底。

  受行業不景氣影響,星河生物新鄉基地處於長期閒置狀態,這就使得主業不振的星河生物謀求其他業績增長點,最終將目光落在了養牛行業。

  然而,外界對於這樣的“轉型”其實並不看好,原因在於當前中國國內牛肉産業前景同樣存在風險。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據去年11月17日中國和澳大利亞簽署的中澳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對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産品將實行零關稅,而澳大利亞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目前,國內牛肉市場價格普遍維持在60元/千克左右,而澳大利亞牛肉價格折合人民幣則在35元/公斤左右,將可能對國內牛肉市場産生巨大衝擊。

  另一方面,根據2008年中國與紐西蘭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牛羊肉的關稅。屆時,大量廉價的牛肉將進入中國市場,同樣勢必對中國的牛肉産業産生巨大影響。

  雖然沒有像2012年重組失敗後出現股價“逆勢”漲停奇觀,但是因重組失敗而避開同樣存在風險的牛肉市場,星河生物焉知非福。

  而在星河生物爆出終止重組消息之前,券商對於星河生物還是看好居多。

  中信建投在對星河生物的研報中稱,經歷2013年價格大幅下挫後,2014年食用菌市場企穩回暖。前三季度公司主要産品金針菇、真姬菇和白玉菇的平均售價分別同比提高4.7%、21.2%和4.6%;同時,生産效率提高降低單位成本。從而共同推動食用菌綜合毛利率大幅回升至進而帶來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大幅減虧近50%。中信建投表示,在不考慮並購的前提下,給予星河生物“增持”評價。

  宏源證券此前同樣維持對星河生物“買入”評級。然而在終止重組消息爆出之後,券商對於星河生物是否依舊鍾情,還需拭目以待。

星普醫科(300143)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