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資銀行優先股境外受追捧 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 發佈時間:2014-12-04 19:47: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時隔一個多月,又一家中資銀行的境外優先股受到國際投資者熱捧,籌資346億元人民幣。作為全球首家發行境外人民幣優先股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表現得相當自信:“這展現了全球最大商業銀行的實力,向全世界傳達了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的決心。”

  4日,工行宣佈其境外優先股完成發行定價,考慮匯率因素,此次境外優先股最終發行規模為346億元人民幣,約合56.4億美元。本次發行市場反響熱烈,最終認購倍數達到了4.9倍。

  其實,這已不是國際投資者第一次對中資銀行境外優先股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就在10月中旬,中國銀行的境外優先股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創下全球商業銀行單筆同類證券的發行紀錄,當時總額65億美元的發行共錄得約218億美元的超額認購,94%的優先股分配予亞洲投資者,剩餘6%來自歐洲。

  工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歐美資本市場的反應印證了國際市場對中資銀行財務實力、業務水準的認可,有助於中資銀行繼續穩步夯實全球化服務能力。

  “中資銀行優先股擁有不少追捧者,主要還是由於中資銀行收益水準較高。”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説,“優先股是兼具股票和債券特徵的融資工具,風險相對較低且收益穩定,而且這兩次中資銀行優先股的定價都不低。”

  其實,即便融資成本比國內低不了多少,但中資銀行還是頻頻選擇在境外發行優先股,根本原因還是資本壓力。

  按銀監會的要求,中國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須于2018年底前達到8.5%、9.5%和11.5%。

  2006年至今,中國銀行業的資本補充渠道歷經多輪變遷和發展,從最早各大銀行上市,到2010年前後集中出現的銀行股配股,再到2012年之後新舊次級債券的交替,探索符合監管要求的資本補充渠道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

  4月18日,監管部門正式出臺《關於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指導意見》,為中國銀行業發行優先股給出了明確指引。

  專家介紹,傳統股票市場融資補充一級資本的成本較高,且會造成對現有股東的攤薄。優先股發行的放開,意味著中資銀行獲得了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渠道。

  工行表示,交易完成後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均將獲得提升。中行也表示,發行完成後,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將從原先的9.7%和12.46%提升至10.12%及12.88%。

  郭田勇表示,選擇在境外發行優先股,可以更好地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和本外幣,避免認購資金完全集中于境內資本市場,並有助於中資銀行融入國際金融體系,建立長效全球資本補充機制。

  在打開資本補充新渠道的同時,發行境外優先股還有助於境外投資者熟悉日益國際化的中資銀行,並進一步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鋪開,人民幣在海外市場上作為一種融資貨幣的地位逐步得到認可,境外資本市場上人民幣債券的供給和需求均出現大幅攀升。

  不過,目前境外人民幣可投資工具仍相對單一,基本局限于銀行存款和點心債。儘管香港聯交所近期推出的“雙幣雙股”政策,允許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但截至目前,僅有2家公司在香港發行了人民幣股票,投資者的選擇仍較為狹窄。

  在此背景下,工行此次境外優先股首次實現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三個幣種發行,特別是發行人民幣優先股,進一步豐富了離岸人民幣投資産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郭田勇認為,優先股的創新彌補了境外人民幣投資工具種類的局限,豐富了投資者選擇,充分印證了全球投資者對於離岸人民幣産品的活躍需求。“明年或將有更多大型中資銀行探索到境外發行優先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