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亞投行2015年投入運作 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 發佈時間:2014-11-06 07:08:3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曹慧敏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網財經11月6日訊(記者 曹慧敏)2014 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11月在北京舉行。包括中國在內的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共同簽約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頻道採訪中表示,亞投行的設立,既能有效突破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瓶頸”問題,同時也對全球金融治理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産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亞投行2015年投入運作 主力破解亞洲基建資金“瓶頸”

  亞投行是中國繼提出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之後,又一個由中國積極主導和推動的國際金融機構。根據性質定位,亞投行將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援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區域合作與夥伴關係。

  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東南亞時提出了籌建亞投行的倡議。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當天,21個成員國還正式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實繳資本為認繳資本的20%。亞投行總部將設在北京,計劃2015年底前投入運作。

  隨著出口對亞洲經濟增長拉動力的減弱,基礎設施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凸顯。據世界銀行估計,一個國家基礎設施的資本存量增加1%,將帶動該國的GDP增加1%。“亞洲的絕大多數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進程中,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前提條件就是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

  國家外匯管理局前副局長魏本華認為,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落後,增加區內基礎設施投資,加強物理互聯互通,改善區內國家基礎設施和實現國家間的無縫連接,是穩步提高亞洲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

  但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巨大。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2010年-2020年間,亞洲地區至少需要投入8萬億美元改善基礎設施,每年需要7300 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支撐目前經濟增長的水準。而目前的亞洲開發銀行提供的貸款十分有限,2013年全年僅提供210億美元,這遠遠不能滿足亞洲基建的資金需求。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建設資金的需求量大,投資空間十分巨大。亞投行成立後,將與亞洲開發銀行實現優勢互補,有效解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瓶頸問題,將對整個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産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目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等都是由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雖然新興經濟體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但在這些國際金融機構中擁有的投票權和話語權卻十分有限,相應的變革步伐也十分緩慢,例如,IMF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從2010年通過至今仍未落實。

  對此,郭田勇指出,亞投行的成立將形成對世行、IMF和亞洲開發銀行的互補功能,豐富國際金融體系。一方面,傳統的世行、IMF和亞洲開發銀行是由發達經濟體發起設立並起主導作用的機構,它們採用傳統的金融機構治理模式,這種模式相對單一。而亞投行是由發展中國家自行發起和設立的,專門致力於亞洲本地區發展需求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另一方面,在微觀層面,亞投行在審批機制和具體合作機構方面,也將與這些傳統的國際金融機構不同。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宗義也表示,亞投行能做世行和亞行做不了的事情。世行和亞行的宗旨是扶貧,投資基礎設施是為這一宗旨服務,而亞投行就是支援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滿足發展中國家更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需求。

  正如郭田勇所説,“亞投行正是通過這些差異化和多樣化,將共同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或正是看重亞投行的互補功能,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近日表態,積極支援亞投行的成立,因為亞洲地區新投資的需求很大。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也稱,亞行將考慮與亞投行進行一定方式的合作。

  在豐富國際金融體系的同時,郭田勇也認為,亞投行的建立也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亞洲國家跟基礎設施相關的産品服務的出口,都有大量的人民幣結算需求。亞投行的設立,將有效滿足這一需求,與此同時,提升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輻射作用。(中國網財經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