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型企業巡禮:中國平安是秉承蛇口精神的追夢人

  • 發佈時間:2014-09-22 14:41:17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不久前,為慶祝原深圳蛇口開發區管委會書記袁庚98歲生日,蛇口民間舉辦了一場題為“袁庚理想研討會”的沙龍活動,重溫蛇口精神,向袁庚等第一代改革者致敬。

  今年是蛇口工業區成立35週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蛇口具有無法替代的符號意義——它率先打破“鐵飯碗”,敢想、敢試、敢闖,解放思想,引領時代潮流。

  歲月流逝,蛇口工業區已時過境遷。然而,它那棵具有改革“基因”的小樹今天已挺拔參天,枝葉繁茂:它孵化的企業已成為各行業的佼佼者,它培育的一大批企業家已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前行的重要動力,它倡導的改革創新理念已成為這個國家探索前路的精神火炬。

  今年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重新喚起了國內外對中國改革和經濟轉型的期待。我們來重溫蛇口精神,不僅是向袁庚等第一代改革者致敬,更是從前輩的付出與執著中獲得勇氣和智慧,尋找改革動力,將改革推向縱深,實現富強、民主、自由的中國夢。——編者按

  他,是“蛇口精神”的締造者。他點燃特區建設的“開山炮”,探尋中國駛向市場經濟的新航道。

  袁庚,被稱為“改革開放馬前卒”,他是蛇口這個“特區中的特區”實際運作的第一人,也因此成為蛇口精神的締造者和代言人。

  35年前,中國百廢待興。雖經過撥亂反正,確定了全國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但對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兩條路的選擇,當時仍存在極大爭議。“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不是社會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等理論仍甚囂塵上,禁錮著人們的思想。

  中國領導人決定通過改革尋找出路。1975年10月,時任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長的袁庚受部長葉飛委派調查招商局經營狀況。完成調查後,他寫了一份請示報告,提出了許多後來成為改革開放政策藍本的意見與建議。1978年底,在黨中央安排下,已經調任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的袁庚負責在廣東寶安縣蛇口半島2.14平方公里土地上,領導創建蛇口工業區。

  轟隆隆的開山炮炸醒了沉睡的蛇口,南海邊這一聲改革的驚雷,宣佈了中國從封閉的計劃經濟航道掉頭擁抱市場經濟藍海的肇始。

  蛇口工業區的建設沒要國家一分錢,全靠自籌資金與銀行貸款,用袁庚的話説就是“‘借債還錢、殺人償命’,蛇口不能不看重金錢、時間和效率。”然而,這句話在黨內和社會上都引起軒然大波,還有人給它貼上了資本主義的標簽。

  袁庚力排眾議。他要求將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標語牌矗立在蛇口工業區最顯眼的地方。這塊而今已經靜靜安放在博物館中的標語牌,當時猶如輿論界的一顆“原子彈”,振聾發聵,起了啟蒙、催化、解放思想的作用。

  對社會組織形式的大膽探索,也是蛇口精神引領改革開放、開全國風氣之先的又一座豐碑。袁庚將蛇口工業區當成了社會改革的試驗場,大膽進行幹部體制、引進外資、民主選舉、輿論監督等方面的制度變革。事事都在變、人人都得變——從“冬眠”中復蘇的這條“巨蛇”,拼命地衝破一切藩籬,汲取一切發展的能量。

  改革驚雷,風動神州。許許多多衝破陳腐觀念的驚世駭俗之舉從蛇口工業基地、從深圳特區發端,春潮般拍打著中國封閉的現實堤岸。市場機制迅速擴展,在全國産生了示範效應。效益觀點、競爭意識、等價交換、法制觀念等市場觀念逐漸被人們接受,個體經濟、鄉鎮企業、三資企業、股份制企業等新的經濟體不斷涌現,獎金、練攤、砍價、打工、下海、跳槽、炒魷魚等新詞新語開始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只要是改革,就會遭遇習慣思維或既得利益團體的阻礙。瞻前顧後,舉步維艱——如袁庚所言,每向前一步,都是對既有制度的挑戰與突破。但,正是這股敢為天下先的闖勁兒,這份重壓之下依然堅守的韌勁兒,讓袁庚在中國改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使蛇口成為改革的精神符號,成為近30年來,在南國這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企業及其領頭人的精神內核。

  他們,是“蛇口精神”的傳承者。他們是改革催生的第一代優秀企業家,以堅定的信念、開闊的胸襟、卓絕的努力,向國際一流對標

  多年以後,當我們回望中國改革開放歷程,蛇口工業區留下了兩個格外清晰的“印記”:

  一是,它播下市場經濟的火種,為中國從計劃經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劈石開路;它提供了政府轉型的樣本,實現了政府從市場決策者、控制者,向市場環境營造者、市場秩序維護者的完美轉身。

  二是,它孕育了企業家精神,催生了一大批知名企業和企業家,比如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萬科、華為、騰訊等,這些企業都已成長為行業領軍者,從南方一隅走向全國乃至全球。被譽為企業家精神代表“四匹馬”中的馬明哲馬蔚華馬化騰均來自深圳,有著活躍的“蛇口基因”。

  “四馬”之中的馬明哲,1983年便被改革熱潮吸引到深圳蛇口工業區。風雲際會,時年33歲的王石、復員轉業至深圳的任正非,此時都在蛇口開創事業。

  1985年的一次研討會上,針對蛇口工業區實行的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方式,一位聯合國勞工署副署長提出“按照國際慣例,這筆錢應交由獨立的實體機構管理。”蛇口政府採納了他的意見,決定由招商局出資成立一家商業保險公司,並指派馬明哲負責籌謀此事。

  1988年5月27日,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在蛇口誕生。它打破了國有保險公司獨家壟斷的市場格局,用“競爭、激勵、淘汰”等理念管理內部運營、直面外部競爭。中國平安的成立,標誌著中國保險市場打破國有壟斷格局,步入市場經濟時代。

  初創時的平安,只有13位員工,業務從零開始。在大多數國人還不知“保險”為何物的時代,平安員工走街串戶,頂風冒雨四處展業。

  馬明哲在四處推銷保險,王石也頂著各種壓力一次次突圍——他籌劃對深圳現代企業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化改造,立志打造一個産權清晰、符合現代企業要義的新企業。

  43歲的任正非剛剛與幾個朋友湊了2.1萬元,在一間破舊廠房裏創立了華為公司,代銷從香港進口的HAX模擬程式控制交換機,靠價差獲利。

  此時,由袁庚出任董事長的國內第一家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已在蛇口掛牌滿一年。雖然招商局是獨家股東,袁庚依然堅持董事會領導下的行長負責制——董事會不做“橡皮圖章”,分內事管到位,但又不干預行長經營。兩權分離,是招商銀行得以快速發展的定海神針。

  老、中、青三代企業家們,秉持“蛇口精神”的理想燭照,在深圳這片市場經濟的莽林中開啟了探路之旅……

  時光飛逝。1992年,88歲高齡的鄧小平第二次赴深圳特區視察併發表了重要談話,推動中國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

  這一年,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視察平安,肯定了公司所選擇的道路和發展方向,並指示平安“一是要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二是要引進市場競爭機制”。

  改革開放不走回頭路。來自決策層的鼓勵,堅定了創業者的決心。

  馬明哲盯上了壽險業務。他從海外引進壽險個人行銷體制,將保險銷售從坐商變成行商,引領了整個人壽險行業的變革。與此同時,他還率先在中國金融業引進外資——華爾街的兩家百年頂級投行,歷來是競爭對手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破天荒第一次聯手,以6倍市凈率的價格入股了這家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小型保險公司。

   招商銀行則憑藉“一卡通”走出深圳,用“網上銀行”樹立了品牌。當時,商業銀行還處於以批發業務為主的時代,招商銀行第二任行長馬蔚華力推零售業務戰略轉型。“銀行不做對公業務,今天沒有飯吃;可不做零售業務,明天沒有飯吃!”這次成功的轉型,讓招行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國內第六大商業銀行。

  靠銷售科技器械起家的萬科,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家以房地産為主、業務多元化的集團公司。

  任正非也迎來了人生轉機。華為自主研發的大型交換機終於在這年研製成功,啟動 “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以低價和城鎮市場為突破點,華為的銷售額超過首次突破1億元……

  35年前袁庚等改革者們在蛇口種下的市場經濟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時至今日,中國平安已擁有保險、銀行、投資各大業務系列全方位的金融牌照,總資産已逼近4萬億元,在2014年《財富》“全球500強” 排名中位列第128位。今年5月,國際權威品牌評級機構明略行聯合英國《金融時報》發佈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排行榜中,中在全球保險行業中位居第一名;

  招商銀行今年在財富500強的排名也大幅躍進,從去年的412名,上升到了350名;

  萬科已發展成中國房地産行業的龍頭老大,率先成為第一個年銷售額超千億的房地産公司,相當於美國四大住宅公司高峰時的總和;

  華為業務已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第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在今年《財富》500強中位列285名。

  後起之秀騰訊,在“小馬哥”馬化騰的帶領下,短短十年左右時間,做成了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科技創新類企業蓬勃涌現:華大基因、邁瑞生物、光啟理工研究院等新生代科技企業及企業家已經迅速崛起,成為行業佼佼者。

  南方一隅出發的這些企業,已成功地站到全球經濟大舞臺的聚光燈下。

  實現中國夢,要把“蛇口精神”薪火相傳,要賦予“企業家精神”時代內涵

  企業家群體與市場經濟體制相伴而生,中國企業家既是時代的先行者和“弄潮兒”,又是推動時代變革、重塑中國面貌的重要力量。評析這批從中國改革策源地走出來的企業家,他們的功績與成就,絕不止於是否做出一家漂亮的企業,或征服一個市場,而是用膽識與謀略、責任和擔當,托起“家國天下”的中國夢——

  在本文開頭所述的《袁庚理想研討會》上,不少蛇口的老人表示了一些對蛇口本地企業進取心、創新意識不足的擔憂。另一方面,當年跳出蛇口的企業,卻在成熟的企業家的領導下,不斷開拓進取,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們把這種現象,歸結為袁庚精神的真正傳承者和接班人的問題。蛇口工業區前副總經理、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顧立基説:“現在回頭看,從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出去的企業家中,真正繼承了袁庚理想和蛇口精神的,是中國平安,是馬明哲。”

  很多蛇口的“老夥計”們,都憶起馬明哲的韌勁兒。人們記得,當年馬明哲把《新概念英語 》裏近萬個單詞,記在一張張小卡片上,一有空就背幾張。現在他能和外賓用英文輕鬆交流,背後是這三十多年不間斷的努力。

  馬明哲的闖勁兒亦如當年“兇猛”——目前,平安在傳統金融領域已建立起穩固的江湖地位,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也聲名鵲起,可他還有更大的野心——帶領平安進入全球金融十強。所以,你會看到,已58歲的他還像年輕人般,穿著牛仔褲,興奮地面對媒體講著網際網路、02O、大數據等時尚話題,並且聚攏了一大批網際網路精英,籌謀一場的新的創業歷程……

  馬明哲説: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要有一批中國優秀企業走在過世界前列,引領中國強起來、讓中國人富起來。而平安,就要成為那樣的企業。這是平安的願景,也是他的“中國夢”。

  王石曾專門撰文談及對企業家精神的認識,他説: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最大的企業家精神。所以,儘管萬科五年前就已經家是全球第一大房地産商,63歲的王石仍在康橋大學學習,他沒有停止攀登跋涉的腳步,因為“山就在那裏” ……

  有人説,企業家精神的實質是變革與創新,是憂國憂民的士人情懷。有人説,企業家精神不是一個虛幻的概念,它依託于政商關係、法治環境等等外部條件而存在,它落腳于家族企業傳承、市場行銷、財務管理、員工福利、客戶價值、股東利潤、産業鏈整合、産業升級等等一切企業經營發展的細節之中。平安、招行、萬科、華為這些蛇口精神的代表企業之所以受尊敬,“四馬”之所以受推崇,是因為這些標桿企業和企業家,讓我們看到改革的衝擊力,更讓我們看到企業如何一步步成就家國夢想。

  不少當年參與創建蛇口工業區的親歷者表示,30年前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對企業鬆綁放權,使整個經濟煥發活力。十八大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一年多來政府在簡政放權方面大刀闊斧,魄力前所未有,而企業要想乘勢抓住機遇,發揮主觀能動性,做新時期改革的開路先鋒,關鍵在於企業領導者能否繼承當年蛇口創業者身上的精神財富——“在競爭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並賦予其時代內涵。

  時代呼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也需要社會涵養。

  有識之士指出,當下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政府必須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同時不斷完善企業家成長的政策環境、輿論環境、法制環境和市場環境,能在價值多元的社會裏,團結起足夠多的共識,甚至在體制內調和各種相互矛盾的利益關係,以鼓勵企業家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成為中國夢實現過程中的追夢人,造夢人。

  實幹興邦,企業強國。以袁庚為旗幟的蛇口精神能否得以傳承和發展,是考驗中國企業持續創新發展的試金石。

  百年夢想,任重道遠。

中國平安(601318)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