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新常態" 有別於世界經濟"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以及歐洲發生主權債務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格局和結構已經改變。危機的爆發也使發達經濟體復蘇非常緩慢,其中,美國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年中經濟復蘇步伐慢於以往經濟危機之後的經濟速度,而歐元區國家的經濟發展更是深陷泥潭。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兩位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和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用“新常態”一詞來歸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國家所發生的變化。

  最初,“新常態”一詞只在經濟、市場和政治領域吸引了有限的支援。隨後的五年,由於世界經濟低迷、增長緩慢、高失業率等現實令人震驚,在此背景下,“新常態”一詞開始被世界廣泛接受。

  2011年,“新常態”一詞開始被國際投資界用來描述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經濟增長低水準的狀態。與此同時,“新常態”儘管在不同領域有不同解釋,但其最初的出現則是局限于經濟領域,在宏觀經濟領域被西方輿論普遍形容為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經濟恢復緩慢而痛苦的過程。

  比爾·格羅斯和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給“新常態”劃定了幾個特徵:增長乏力、失業率持續高企、私人部門去杠桿化、公共財政面臨挑戰,以及經濟增長動力和財富活力從工業化國家向新興經濟體轉移。同時,他們強調,“新常態”指的是在目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下,最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應該發生的事情。如今“新常態”逐漸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經濟概念,並一度超越了原有的範疇,並且被借用於商業、宏觀經濟等多個領域。

  隨著後危機時代的到來,加上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時中國依然能保持一枝獨秀,越來越多的人士開始聚焦于“新常態”這一概念,並且將其用以分析中國經濟。

  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六年後的今天,世界經濟發展依然錯綜複雜,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的最新觀點則是:全球經濟還在緩慢復蘇,美國經濟增速放緩、高失業率和政府債務高漲的“新常態”並未結束。

  目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似乎也驗證了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的新觀點,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經濟結構嚴重扭曲至今無法解決,再加上為了解決危機所帶來的損失,各國出臺的一些列刺激經濟的政策也正呈現出一定的副作用,這也給世界經濟復蘇增添了很大阻力,這些阻礙也將使美國以及歐洲等發達經濟體所面臨的政府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長期持續下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