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企穩回升 未來三駕馬車將支援平穩運作

  • 發佈時間:2014-08-15 14:17:1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張林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網8月15日訊(記者 張林) 徐洪才教授是著名的經濟學家。理論聯繫實際是徐洪才的一向風格,他曾走訪中國200多個城市和200多家上市公司,為全國10余萬民營企業家和各級政府官員授課。多次赴美國、歐洲出席國際研討會,發表學術演講。出版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變革的時代——中國與全球經濟治理》等十余部著作,具有深厚的科技、哲學、金融學和經濟學等專業背景,同時還有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近日,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判斷引起很大關注,對此中國網專訪了徐洪才教授,請他談談他的理解以及如何規避中國經濟運作中的風險。

  徐洪才教授認為,中期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三期疊加”的新常態。首先是經濟增速換擋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30多年平均9%以上的GDP增速,現在只能保持7.5%左右的增長,經濟增速換擋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要素成本上升等。第二,結構調整陣痛期。改革到了深水區,利益存量結構調整阻力很大,不像以前的增量結構調整,阻力會小一些。第三,前期政策消化期。應該承認,4萬億的刺激政策在當時特殊歷史背景下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也留下了一些後遺症,需要逐步消化。

  近期看,一季度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GDP增長下滑到了7.4%,二季度GDP為7.5%,環比上漲0.1%,出現了止跌企穩、回升向好跡象。雖然基礎還比較弱,但是回升向好趨勢可以延續,這是總的判斷。原因是前期出臺的一系列“微刺激”定向調控政策收到了初步效果,結構調整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第三産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上升,超過了第二産業;而且就業狀況在改善。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定向資金支援見效,結構性減稅在減輕小微企業稅負上也産生了積極作用。此外,加強西部鐵路、農村污水管網建設,增強對保障房投入和棚戶區改造,以及促進資訊消費等,都比較好地將“穩增長”“調結構”和“惠民生”結合起來,對阻止經濟下跌起到了有力支撐作用。

  更重要的是,各項改革事業穩步推進。政府部門在簡政放權、破除市場分割、行政壟斷、打破“一畝三分地”、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建立市場機制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很多很好的戰略思路,現在都已開始破局。例如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還有京津冀一體化、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中孟印緬”經濟走廊等。這些重大戰略舉措,必將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開發開放,尤其是向西開發開放,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還有一些戰略性舉措,如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將有利於這些戰略舉措的實施。去年俄羅斯G20峰會,議題之一就是要培育長期投融資機制,支撐世界經濟實現包容、強勁和平衡性增長。全球都意識到了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將儲蓄轉化成投資的重要性。亞太地區國家儲蓄率很高,但是轉化路徑並不是很通暢,主要是金融體系不發達,特別是資本市場發展滯後,導致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效率比較低。

  改革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簡政放權,即減少行政不當干預,培育市場機制,理順市場跟政府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目前,中國生産要素價格正在建立市場化的形成機制,包括資源、能源的價格改革,也包括資金價格改革,即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改革等。當下中國經濟亟待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海自貿區試點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目的在於促進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和金融國際化,從而促使中國經濟與國際規則接軌,這些戰略舉措都有助於進一步釋放經濟發展潛力。

  展望下半年及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應該説是充滿信心的。今年4、5月份以後,中國人民銀行向市場投放資金總體上是寬鬆的,貨幣市場利率水準也在往下走。上半年,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退出,很多外資從發展中國家撤走,或者説減緩流入中國,導致人民幣出現了溫和貶值,這有助於增加企業出口競爭力,還減輕了中央銀行壓力,外匯佔款少了,央行主動投放貨幣和調控經濟的空間和自由度增加了。上半年央行採取了定向降準政策和定向再貸款政策,對穩定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必要時還可以整體降低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率,政策選項還是比較多的。

  從經濟發展動力看,下半年投資可能會溫和上升。現在已經找到了一些新的增長點,像棚戶區改造、西部鐵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像區域經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戰略實施會拉動相關投資。這些投資都是必要的,現在不投,將來也得投。房地産投資這一塊,不要指望會有大幅度上升,但在差異化調控政策作用下,會保持相對平穩趨勢。基礎設施投資方面,要考慮地方政府償債能力。有關方面已開始建立透明、規範化地方政府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發債。還有國家開發銀行歸位,發展混合所有制,加大扶持民營經濟等,最終都將增加投資。

  消費方面,隨著老百姓收入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消費需求可望溫和上漲,包括新型城鎮化帶動基礎設施投資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等。住房也是消費,可通過金融創新促進住房消費。中國老百姓有50萬億元的儲蓄存款,但是按揭貸款才10萬億元左右,居民負債率是很低的,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隨著老齡化社會漸行漸近,對養老消費和養老金融的需求會增加。在養老消費、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等方面,還有很多文章可做。另外,就是培育資訊消費,這是未來政策扶持的一個重點。政府通過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也可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出口方面,不應該悲觀。下半年,外貿形勢會比上半年好。一個原因就是外部需求增加,美國經濟二季度比一季度明顯上升。歐洲在搞寬鬆的貨幣政策,經濟表現溫和向好。日本的安倍經濟學也取得了短期效果。發達經濟體總體上處在溫和復蘇軌道。從新興經濟體看,各國都在進行結構性改革,也有很多擴大對外投資和開展國際合作的機會。6、7月份,中國實際出口數據不錯。從國內外貿企業競爭力看,加工貿易方面由於成本上升較多,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但是,一般貿易上升比較快,説明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果。服務貿易逆差會隨著擴大開放增加,但也會促進國內經濟結構升級。短期內,服務貿易逆差不是壞事,可以平衡經常項目順差。

  另外,要適當擴大進口。通過擴大進口,彌補國內經濟短板,提升經濟增長後勁,這也有利於促進出口。要有選擇地擴大進口,同時創造條件,讓發達經濟體消除對中國的偏見,把一些高科技産品賣給我們。中國應該順應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發展潮流,推進FTA和雙邊投資協議談判。擴大國內企業走出去,繞過貿易壁壘,帶動商品出口。總的來説,對下半年外貿形勢不必悲觀。但是大幅度增長也不太可能,未來幾年保持6%-7%的增長是可能的。全球貿易增長才3%,我們是其兩倍,已經足夠了。太高的外貿增速會引起貿易摩擦。總之,從投資、消費、凈出口等三大需求看,都將支援經濟平穩運作。

  從産業結構看,也會支援經濟保持強勁增長。首先,第一産業將較快發展。隨著新型城鎮化和農村與城市土地市場的一體化,必將把各种先進生産要素引入農村,推動中國農業轉型升級。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人口轉移和提高勞動生産率提升,都會進一步釋放農業發展潛力。第二産業發展,關鍵是調整結構、推動技術創新,目前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勢頭良好。第三産業會有大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都需要發展。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醫院、託兒所、幼兒園等生活性服務的産業化,將整體改善民生保障和福利水準。但是,沒有第二産業轉型升級,勞動生産率提升和技術進步,是不可能把第一産業大量勞動力轉移出來的,因此,第二産業轉型升級是促進第一和第三産業發展的關鍵。産業結構升級蘊含很多商業機會,將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網財經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