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信託 > 正文

字號:  

證券類信託隨股市退潮 基建類遭搶購頻現“秒殺”

  • 發佈時間:2015-10-19 07:37: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澤先 程維妙  責任編輯:田燕

  二季度高歌猛進的證券投資類信託,受股市震蕩和場外配資清理等因素影響,三季度發行規模大幅縮水。另一方面,由於投資者的避險意識日益增強,固收類信託頻現“秒殺”、“搖號購買”等火爆場面。看似證券類信託被打入“冷宮”,不過有分析師認為,三季度證券類信託縮水的現象並不奇怪,實際上是二季度市場被炒作,表現反常,顯得三季度十分慘澹,日後信託發行將漸趨合理化,主角頻換的現象也會減少。

  證券類産品遇冷

  最新數據顯示,三季度共有233隻證券類信託發行,規模達176.9億元,與二季度2311隻的1523.3億元規模相比,環比下降近九成。

  6月底股市下跌後,證券類信託發行規模明顯放緩。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書峻表示,大盤指數整個三季度都沒有明顯的回升,沒有足夠的資金流入,所以證券投資類信託的發行規模急劇下降。

  而9月監管層的場外清理行動,更是讓2/3的涉及證券的傘形信託産品遭到清算。大光銘山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同表示,場外配資清理實際上是監管層將上半年的放大杠桿化扭轉為去杠桿化,一季度牛市時信託市場也只有300多億元規模的證券類産品,二季度的市場被炒作了,表現反常,産品的合規性較差,所以都被清理了。

  受上述兩個因素影響,投資者的偏好也悄然發生變化。陳景同表示,逐利心理導致了投資者的撤資行為,投資者選擇把資金轉移到其他領域。

  固收類産品火爆

  與證券類信託相比,三季度固收類信託顯現出另一番景象,産品頻頻遭到“秒殺”、供不應求,甚至有信託公司稱,因為産品發行太火爆採取了搖號政策,只有中簽才能購買相關産品。

  據悉,固收類信託産品主要包括房地産信託、基建信託、工商企業信託等。在三季度,這些領域的相關産品日益增多,其中基建類尤其顯著。統計數據顯示,7月基建類産品募集資金205.84億元,環比增長11.68%,是規模惟一增長的産品種類。而後的八九月裏,基建類産品依舊以284.33億元和220.89億元規模分別佔據總規模的33.02%和30.36%,為融資規模之最。房地産信託、工商企業信託的規模緊隨其後。

  對於整體固收類産品的供不應求現象,劉書峻認為,由於股市狂瀉,信託公司對資金突然回流固收類沒有預判,導致産品發行調整不及。實際上,産品的供給並不能隨意增加,要依據社會經濟體的需求而定,且産品從立項、調研、發行一般要經歷一定週期,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再加上央行數次降息、企業債發行政策放寬等導致企業融資途徑多樣化,分流了信託公司的項目資源。綜合因素致使信託公司發行的産品數量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發行漸趨合理化

  從二季度證券類産品的一路高歌到三季度固收類産品的供不應求,主角産品的頻繁更替表現出信託市場投資方向的不穩定。業內人士表示,日後信託的發行將漸趨合理化,發行量改為逐步調整,不會再大起大落。

  對於已經到來的四季度,陳景同表示,從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後經濟危機時期尚未渡過,從政策形勢分析,今年政府一直放手給市場,證券市場趨勢上沒有看好的空間,恐還將小幅震蕩,證券類産品發行量也不會有大的波動。劉書峻補充道,短期內固收類産品的火爆形勢不會立即消除。

  數據顯示,在10月的第一週裏,固收類産品仍佔據市場主要位置,其中基建類募集資金35.57億元,佔成立規模的30.84%;房地産類募集19.94億元,佔總規模的17.29%;工商企業類募集10.26億元,佔總規模的8.9%;而證券類還在放空。

  長遠來看,劉書峻表示,預計未來股市會走出慢牛行情,證券類産品的發行情況會走出回暖的跡象,發行數量與規模漸趨合理化。同時,伴隨國家經濟逐步上行,帶動實體經濟走強,優質信託項目的供給或將增加,固收類産品的發行會逐步增加,進入合理、可控的發展區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