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優質標的供不應求 理財信託頻遭秒殺

  • 發佈時間:2015-09-15 06:34:0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銀行理財産品數量環比降10.40% 信託産品發行量環比減少近40%

  股市調整,很多資金紛紛流回理財市場,無論是銀行還是P2P平臺的理財産品,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銀行人士坦言,與以往不同,這一波資金回流理財市場,卻遇到可投資的優質標的並不多了。有數據顯示,8月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較上期縮減621款,環比降幅為10.40%。專家提醒,理財産品收益率下滑的形勢下,遇到高收益産品更要謹慎。

  銀行惜售理財産品

  多家銀行相關負責每人平均表示,雖然理財産品收益率持續下行,但由於股市調整,資金又回流至銀行理財,從6月底至今,銀行理財産品銷售明顯增長。

  “如今銀行理財産品是供不應求。”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的零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理財産品收益走低的情況下,不少公司垂涎收益比對公理財産品高的個人理財産品,近期有好幾個公司的財務人員,想開個人賬戶用以公司資金投資,都被銀行拒絕了。”

  該人士解釋道:“如今,理財産品吸存作用在弱化,更是成了我們維繫客戶的工具。雖然公司資金量大,但不如將有限的産品賣給更多的個人,以維繫客戶關係。”

  據普益財富監控數據顯示,8月份,146家銀行共發行了5348款個人理財産品,産品發行數量較上期縮減621款,環比降幅為10.40%。

  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認為,如此降幅很大,以往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偶見減少,但是幾乎未見如此大的幅度。

  文:廣州日報記者林曉麗、潘彧

  看數據

  8月,信託産品發行的數量僅為369個,比7月份減少近40%,而如果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的數額則達到76%以上。

  而從發行規模上來看,8月份環比和同比也分別有26.24%和17.09%的降幅,而7月份信託發行的數量和規模就已經比上個月有所縮減。

  (來源:用益信託網上的數據)

  分析:銀行理財投資品來源不充分

  某銀行廣州分行高層也向記者表示,這一波股市調整,不少資金又重流回到銀行,但是,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銀行理財投資端可投資的優質項目並不多,因此,銀行理財産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交通銀行資産管理部總經理馬續田也表示:“我們現在會適當控制理財規模的增長,無效規模只會增加理財成本。”據馬續田坦言,目前傳統的投資品來源不充分;而新開發的投資來源又尚處市場開拓初期,仍需時間培養。

  記者了解到,自股市調整以來,銀行理財投資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收益都在下降。

  一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該行理財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産品主要是打新基金和兩融收益權,這兩部分的投資收益相對較高。但隨著IPO暫停後,打新基金基本全部贖回,目前投資資本市場的産品主要就剩兩融收益權。

  而對於理財資金的另一高收益投資品,非標資産今年的增量也不盡理想。上述大行資管部人士表示,經濟下行期企業經營風險加大,銀行對非標資産更加謹慎,很多分行有非標項目也不願上報給總行,因為表內信貸都投放不出去,非標項目就更難。

  殷燕敏表示,由於高收益率的投資標的已經很少,近期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下行也非常明顯。據銀率網統計,8月份,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環比下跌了0.21個百分點,為4.73%,下跌幅度很大。

  聚焦:固收類信託收益下降 資金仍熱捧

  “上半年,信託産品完全賣不動,但這一個月以來,是出來一款就打爆一款,只能用秒殺來形容。”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由於股市不景氣,目前固收類信託雖然平均收益率下降至9%以下,但是依然成為“香餑餑”,被資金熱捧。業內人士建議,目前購買信託和資管産品切忌盲目,必須選擇抵押物相對靠譜的産品。

  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展示了其微信朋友圈,“股權質押信託20分鐘約滿7500萬元”、“××公司××項目一夜約超”等資訊比比皆是。

  記者從多家信託公司了解到,目前信託産品的火爆只能用“秒殺”來形容,連簽約的合同都要靠搶,被“秒殺”的産品中,不乏規模上億元,甚至超過10億元的大項目。

  “現在,只要有信託産品發行,在預熱期都要求實名預約,預約成功之後,通知開始打款,要馬上打款,手稍微慢一點,十分鐘之後再打款,項目就已經募滿結束了。”一位信託公司管理人員對記者表示,“一款信託産品,募集4億元還沒開打,就已經預約7億多元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房地産信託和政信合作類信託都頗受客戶青睞。

  收益下行難擋産品火爆

  固收類信託火熱,並非由於收益率的上漲,相反,隨著央行的一再降準降息,固收類信託的收益率依然處於下行空間。

  9月6日,中鐵信託在官網發佈公告稱,“因央行降息,我司即將相應下調産品預期收益率”。

  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信託公司成立的集合信託産品平均收益率為9.08%,較7月平均收益率為9.25%,環比下降17個基點。而普益財富近期公佈數據顯示,從9月5日至11日一週內,各期限産品收益率均有下滑,其中24個月期産品平均最高預期收益率環比下降達到0.84個百分點。

  “現在信託收益率已經基本上到達底部了,未來的收益率降幅很小。”啟元財富投資分析總監汪鵬表示。

  好産品難找發行規模降

  儘管多個信託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完全不愁客戶,市場對固收類信託産品需求旺盛,但相關産品的發行成立數量上並未出現顯著提升。

  提醒:

  高收益産品須問清楚投資標的

  有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現在購買理財産品的投資者心態已不同去年,以往更多是追求保本保收益,最近很多前來諮詢的投資者,更關心的是收益,不少投資者都想轉投銀行理財産品,儘量將股市的損失挽回一些,因此很多一來就問“有沒有收益高的産品”。“有種病急亂投醫的感覺。”有業內人士如此説。

  殷燕敏表示,近期,市場依然能找到預期收益率高達近7%的銀行理財産品,主要是由城商行等小銀行發行的,大銀行、股份制銀行已經很難見這麼高收益的。“在當前形勢下,如此高收益,或是銀行自身進行補貼,或是較為激進地投資了高收益項目,當然,這種投資的風險也會相應加大。”殷燕敏認為。

  因此,在當前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集體下行的情況下,對於高收益的理財産品,投資者更要謹慎,一定要問清楚投資標的。殷燕敏強調:“銀行購買理財産品,同樣要有風控意識。”

  “雖然至今銀行理財産品剛性兌付尚未打破,但是監管層一直呼籲打破剛性兌付,特別是在當前不良貸款高發的情況下,變化會來得很快的。”殷燕敏指出,最近,銀行理財産品就出現了提前終止潮。

  記者觀察到,關於剛性兌付,今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曾表示,要打破剛性兌付,在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讓違約事件自然發生,培養投資者風險意識,從而強化市場紀律,消除市場扭曲。

  而銀監會去年年底就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欲打破剛性兌付。

  殷燕敏介紹説,近年來,銀行理財業務也在向凈值化、多元化、獨立運營方向轉型,這也是為打破剛性兌付做準備的。據介紹,目前部分銀行開放凈值型理財産品的規模已佔到資産管理總規模的一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