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信託 > 正文

字號:  

利率市場化腳步加快 傳統信託業務將式微

  • 發佈時間:2014-12-05 03:00: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夏青  責任編輯:胡愛善

  存款保險制度後,剛性兌付徹底打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在利率市場化即將全面到來的時候,傳統信託業務加速式微。

  “存款保險制度到位後,存款利率就完全放開了。利率市場化直接體現在銀行存款上,會替代和分流信託資金原本來源,逼迫信託將業務風險收益量級繼續推向高位,傳統信託業務不好做,也不好賣了。”一位信託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分析。

  存款保險制度後

  信託剛性兌付徹底打破

  11月30日,央行發佈《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出,被保險存款包括投保機構吸收的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但是,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投保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本投保機構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規定不予保險的其他存款除外。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

  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等不包括在償付範圍內。更重要的是,這是利率市場化進行的先決條件之一,而利率市場化之後,信託的剛性兌付將被徹底打破。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既關係到廣大存款人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整個金融體系的公平競爭和穩定發展,在提高存款人對金融機構信心、防止存款擠兌、完善金融監管、維護金融穩定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但對信託業來説,這意味著享受“政策紅利”的日子快要到頭了。麥肯錫和平安信託曾聯合發佈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金融改革推進,中長期中國信託業務90%的收入面臨不確定性,未來幾年可能喪失預期收益的40%。

  不過就短期來看,另一位信託公司研究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對信託的影響不大,主要還是對銀行理財的影響。

  而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對信託來説,可能是利好。因為相對於銀行理財來説,信託資金用於明確,風險控制及處置能力相對較強,收益相對較高。對高凈值客戶而言,可以考慮家族信託,而在當前相對較高收益及風控較嚴格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選擇集合信託。

  格上理財研究員王燕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認為,對資産在百萬元、千萬元以上的高凈值投資者來説,銀行存款是不能滿足他們的保值增值訴求的。

  隨著剛性兌付徹底打破,信託産品可能會向高風險高收益回歸。

  傳統信託業務加速式微

  轉型需求更加迫切

  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我國信託業管理資産規模已逼近13萬億元大關。但在多重壓力之下,信託資産規模增速明顯放緩,並首次出現月度負增長。與銀行相比,信託業務大多數收入來自風險比較高的借貸方提供融資,或者幫其他機構開展因為監管因素無法開展的投資。

  從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監管層致力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未來信託行業傳統融資類業務收益率將呈下行趨勢。王燕娛表示,目前對信託來説,更重要的是股票市場向好,將會分流信託資金。

  未來固定收益類信託的“吸金”能力或會下降,信託轉型勢在必行。

  不僅如此,從1979年開始,中國的信託公司一度被稱為“金融百貨公司”,從事的業務包羅了銀行業務、證券業務、基金業務等主要金融業務,同時還包羅了大量的非金融業務。當前,雖然整個信託業已經形成以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為主體的信託業務模式,成功地引導信託公司轉型為以信託本源業務為主要業務的金融服務商。但不得不承認,信託行業很大程度上成為了給地方政府以及房地産輸血的針管。隨著地方政府債務引發越來越多關注,以及房地産融資活動受到限制,信託行業新增資産規模增長已經進入停滯期,近兩個近期資産規模甚至持續負增長。

  數據顯示,從整個行業來看,目前信託行業70%以上的收入來自融資項目,30%左右的項目是平臺類業務,即原有的銀信合作業務。未來傳統業務對利潤的貢獻度在五年內由100%下降到50%—60%,這個數字也有可能隨著政策的調整加快。

  業內專家表示,信託行業之前的業務主要依託于牌照優勢,一旦利率市場化,或者資本市場可以在市場直接融資,信託發展空間將會不斷被壓縮。隨著金融改革深入,無論是投資渠道還是融資渠道都會增加擴大。這意味著,信託行業需要重新思考出路了。

  “在融資成本下行而信託又未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下,傳統的房地産、政信等融資類信託的路子會越走越窄。”一位信託業內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